南美四国行(5)- 基多(厄瓜多尔)

第六天,2018-2-21,周四,晴,基多


基多的导游叫里卡尔多,一个结结实实的帅小伙,一早带着我们先走基多城。厄瓜多尔是个不大的国家,但地形特殊,据里卡尔多介绍,厄瓜多尔有四个大的自然地貌区,每个都不同,从海岛,沙漠,雨林,再到高原,整个国家从东到西被赤道线环一圈,南北又被安第斯山脉竖拦一道,所以气候多变,物种丰富,最著名的当然是那片群岛,加拉帕戈斯(Galapagos),或称为达尔文岛,进化论的发源地。


自制巧克力


多城的海拔大约2700米左右,算是个高海拔的首都了,但在我们这趟行程里不算什么。城市不大,主要景点又集中,所以步行为主。


南美产可可豆,这是做巧克力的基本原料。一早先来到一家厄瓜多尔巧克力专卖店,不是来买的,是来动手做。市面上看上去花样繁复的巧克力,其实做法挺简单,将磨好的巧克力粉掺点水,与中国人做饺子时的和面差不多,粉多了加点水,水多了加点粉,最后搞到不湿不干,拿起来搓团子,然后再掺上各种调料,口味一般的有花生粉,芝麻糊之类,怪一点的有海藻粉,辣椒面等等,反正自己看着来,无一定之规。当然最后要造型,那就八仙过海了,捏成什么算什么。无离头捏了个小长条,弯一弯号称是海狮,做好后想尝尝,但一看这黑乎乎的手工艺品,立刻打消了欲望。拿个小盒子装回来,本想做个纪念,后来还是给留在酒店里了,估计是不会有勇气入口的。


IMG_1266.JPG

够大师傅派头吧


IMG_1279.JPG

各种巧克力调料


IMG_1283.JPG

可可豆长这样


IMG_1298.JPG

准备就绪


大师傅.jpg

认真的大师傅


IMG_1326.JPG

大师辅导


基多老城和巴洛克教堂


把满手黑乎乎的巧克力洗干净,就来到城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另一名称是“苏克雷广场”。苏克雷是前面提到的南美“解放者”西蒙·布里维尔的哥们,也是个战将,在大哥伦比亚时期被布里维尔派去解放厄瓜多尔,所以是厄瓜多尔的英雄,如今的厄瓜多尔货币就叫“苏克雷”。


IMG_1246.JPG

苏克雷广场


IMG_4191.JPG

街头画像


IMG_4198.JPG

底座是印加,上面西班牙,新老合璧建筑


IMG_4230.JPG

传统舞蹈


IMG_4239.JPG

印加人


IMG_1371.JPG

卖毯子啦,便宜!


IMG_20180221_131916.jpg

印加孩子


基多老城据称是南美最有原始建筑风格的城市,历经了从前印加到共和的所有朝代,各种痕迹都有。基多在前印加时期就是个重要的印地安圣地,旁边山上修了个月亮神庙,到了印加时期建了一座城,在另一座山上又修了个太阳神庙,与月亮神庙对着。后来天主教一来,让他们都靠边,城里面在印加废墟上建了无数个教堂,太阳神所在的面包山顶上还建了个巨大的基多女神雕像,长着两个翅膀,本地特有,据说是圣母玛丽亚的原型,没搞明白这女神和圣母是亲戚还是同一个人。老的印加城虽给毁了,但如今许多建筑的基座仍可看出是印加遗物,因为印加人的特点是能把大石头搞得严丝合缝,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西班牙人就差点劲,石头中间要抹点灰,不然不平不稳。所以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一座建筑的哪些部分是印加,那些是西班牙。



IMG_4223.JPG

你瞧,那底座一看就是印加人建的!


IMG_4202.JPG

天主堂


IMG_1382.JPG

带翅膀圣母


IMG_1425.JPG

原创


IMG_1415.JPG

修道院内


IMG_4277.JPG

苦行僧


站在独立广场中央,旁边就是几座非常宏大的教堂,最让人惊叹的有两座,一个叫圣弗朗西斯(San Francisco),另一个叫圣多明各。哈哈童一伙虽自称见过世上各种教堂,但还是被这两座教堂给惊着了,里面的建筑设计到装饰雕塑太精美繁复了,而且涂满金箔,据说是经典的基多巴洛克风格,原来这“巴洛克”还分地域。主要特点是意大利风格结合了阿拉伯、波斯、摩尔人的多种艺术。初听有点奇怪,这拉骆驼的阿拉伯艺术家怎么跑这来了,好像有点远,另外那波斯大胡子好像也没穿越到美洲来,至于摩尔人,没弄清楚是什么路数,翻翻历史,京生说摩尔人是到西班牙定居的伊斯兰人,伊斯兰的祖先当然和阿拉伯的骆驼有关,这么算来,还有点道理,说得过去。


IMG_1346.JPG

金银雕刻


IMG_1359.JPG

金碧辉煌


IMG_1392.JPG

繁复巴洛克


IMG_4234.JPG

墙上可是真金啊!


IMG_4256.JPG

圣经故事


面包山上的玛丽亚


离开老城,开车来到面包山上的带翅膀女神像下,巨大,中空,可以从里面上去,有点纽约自由女神的尺寸,不过这是用铝片一块块拼起来,说是重量轻,还方便维修,哪块坏了,换一片就行,不用大动土木工程。看来这雕塑历史不长。


IMG_1446.JPG

铝片合成玛丽亚


阴晴分界线 安第斯山脉的火山


从基多城看出去,远处是云雾笼罩的火山,还是活的,由此还带出个地震带,历史上有过几个大地震,但城市仍旧生存下来了,大家好像也没把地震太当回事。


离开面包山上的女神,已是下午快两点,大家都饿了,以为就要午餐,不料里瓦尔多说还要开车一个小时到火山附近吃饭,原来这的人也和西班牙似的,中餐是没个点的,搞到下午三、四点很正常。


经过颠簸,车终于来到火山脚下,停在半山一座酒店餐厅边,位子很好,能近距离看火山,但云雾太大,仍旧看不清楚,据说基多城里常年少雨,阳光灿烂,但不远的火山却是终日云雨笼罩,难现真容。原来火山是在安第斯山脉中部高处,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把厄瓜多尔一劈为二,西边是海岸及沙漠平原,总体干燥,东边是亚马逊丛林流域,湿气漫天,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我们的位子总体在西边,所以远处的山都是干黄干黄,但背后的火山,却是郁郁葱葱,厄瓜多尔的地形就是这样神出鬼没。


IMG_4260.JPG

火山


赤道村和印第安部落


厄瓜多尔整个国家被赤道线东西穿过,算是个赤道国,其实厄瓜多尔这名字本身就是西班牙语的赤道,所以有不少赤道相关的特殊现象和环境因素。


来到的一个印地安村落,就横跨在赤道线上,经典表演自然包括赤道两边水流的漩涡方向不同之类,但另一演示倒是第一次看到,就是人站在赤道线上,力量会变小,验证方法是让一个看起来比较壮的游客汉子,拇指搭食指,形成一个O形,然后找个女士去试着把手指掰开,壮汉用力不被打开,如果站在赤道一边,由于壮汉劲大,无法掰开,而当壮汉两脚分别踩在赤道两端时,手劲就没那么大了,很容易被掰开。这力学原理没搞懂,但无离头还是试了一下,自信满满手劲还是有的,但没想到不仅站在赤道线上,手被掰开了,就是站在赤道一边,也被掰开了,看来不够壮汉级别,惭愧。


赤道线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能把生鸡蛋竖起来,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导游还真给演示出来了,当然也不是很容易,得要平心静气地摆乎很久。哈哈童一伙上去试试,到底也没成功,不过有一个捷克游客也竖成了,起码说明这不是导游的巫术。


IMG_9855.JPG

竖鸡蛋


IMG_9853.JPG

鸡蛋竖起来了


IMG_20180221_165213.jpg

闭眼试试平衡


赤道村还展示了当年印第安部落的一些习俗,包括日常生活和死后埋葬,这里气候干燥,所以也有一些木乃伊,只是做法粗糙,拿几层毯子裹裹,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就成,没有古埃及人那套外科手术式的处理过程。这里还有一种奇术叫缩头术(shrinking head),开始以为是什么神奇魔术或医术,原来就是一帮猛士将俘虏来的人头掏出头骨,然后风干,抽抽之后小了一圈,号称缩头术,并把这种风干的人头当作项链挂在赤裸的胸前,以示威猛。


IMG_9822.JPG

缩头术


IMG_20180221_161555.jpg

戴人头的猛士


IMG_20180221_161628.jpg

缩小后的真人头


IMG_1485.JPG

笑脸图腾


IMG_1486.JPG

萌图腾


IMG_20180221_162630.jpg

鸟图腾


IMG_1500.JPG

赤道线上


IMG_1456.JPG

欢迎来到赤道


IMG_20180221_163502.jpg

瞧,赤道整个穿过厄瓜多尔


在赤道村不远,有一个赤道纪念馆,是纪念最早用英制单位测量计算赤道和太阳的关系,大概几百年前就有了,并号称是修在赤道上,后来被发现是个乌龙,原来根本就不在赤道线上,量错了,但已经搞了几百年了,还是要纪念,于是将错就错,几年前在这个错误的地方大兴土木,弄了个赤道博物馆,搞了很大一片,让大家朝拜,反正谁也看不出来。


IMG_20180221_171631.jpg

将错就错的赤道纪念碑


IMG_20180221_172018.jpg

不起作用的南美联盟


IMG_1553.JPG

赤道线上美女


海外国企


来前投行部的同事给京生介绍了一个在厄瓜多尔的国企海外部,对方很认真,隆重推荐,约好了晚饭去拜访,负责的刘总和京生名字一字之差,算是有缘,大家见面熟,又是在南美这么个偏远之地,老乡见老乡,虽然没有两眼泪汪汪,倒也是话语投机,很聊了一通。中国国企来这基本是帮着搞基建,修水坝,开公路,前两年刚完成了一个项目辛克雷电站,两国总统还来剪彩,算是个大事件。


晚饭在驻地吃火锅,中国企业来此已有十几年历史,不愿意吃当地饭食,于是租了一大片地,自己种菜,把中国的各种蔬菜种子全给拿来试验,基本能够成活,据说给我们上来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花式繁多。席间一位老总负责后勤,很自豪地和我们介绍起了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经验,小日子过的不错。不过身在如此遥远的海外,逢年过节也难得回去团圆,想想也不容易。哈哈童一伙自年初一离开北京,今天已是初七,这顿火锅是第一次吃中国饭,很地道,感觉不错,真该谢谢款待。


IMG_20180221_182522.jpg

海外国企


IMG_20180221_182635.jpg

老乡见老乡


IMG_20180221_182843.jpg

中国援建水坝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