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2017-1-31,周二,初四,晴,戈罗卡 – 莫尔斯比港
今天一早由戈罗卡飞莫尔斯比港,Lucas让我们早早来到机场,候机室小到几乎找不到,时间太早也还没开门。机场设备让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知是计算机系统坏了,还是压根没有,反正Check-in是全手工,工作人员拿张纸一个个对名字,中国人的名和姓反着来,好折腾了一阵。行李也得一件件手工开包,总共没几人登机,手续却是很费一段功夫,看着后面一条虽然不长却不前进的队伍,有点明白为何Lucas要我们一早来机场了。
登机飞莫尔斯比港
莫尔斯比港
莫尔斯比港
这几天走过的城市都有点蛮荒的感觉,回到莫尔斯比港一下有点重回文明的体验,起码安全感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莫尔斯比港是首都,基础建设明显好多了。
动物园
还有半天时间,先去看动物园,在郊外,最大看点是天堂鸟,巴布亚新几内亚国鸟,一种挺特殊的鸟,只长在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这种鸟最吸人眼球的是长长羽毛,当地土著用来装饰头冠,可惜夏天掉毛,目前南半球正值盛夏,几只栖息在树上的鸟未见有奇异之处,传说中的羽毛只能在海报图片上看到了。其他动物印象不深,只记得一只大嘴鹈鹕横在路上,见人就咬,不肯让道,一副凶相。动物园里另有几种不同种类的袋鼠,是长在树上的,和澳大利亚袋鼠不同。当日天热,晒得人懒懒的,没心思看其他动物了,草草收场。
天堂鸟
真实天堂鸟
夏季天堂鸟,短尾
标准造型
树袋鼠
鹦鹉
蓝鸽
怪兽
二战纪念陵园
接着来到一个二战纪念园,一片开阔地,排满军人坟墓,多为二战被日军杀死的盟军战俘,共3000多人,许多没有名字,墓碑上只用“一个战士(A Soldier)”来代表。巴新二战期间被日军占领,修了个战俘营,太平洋战争被俘的盟军士兵从各地运来,计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后来多数被日本人杀了。陵园里码排整齐的墓碑,有点像列队的军人,让人联想起美国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陵园(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二战时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太平洋战争一个重要战场,美军著名的“蛙跳”战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年的新几内亚战役前后打了一年多,美军最终获胜,麦克阿瑟也就此扬名。不过看着这些无名战士墓碑,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最好的注解。
新几内亚战役简介
墓碑林
墓碑:一个战士
麦克阿瑟
国会大楼
巴新的国会大楼很有特点,正面是一个弧形的非规则墙面,问Lucas有什么意义,回说是代表巴新的“男人屋”。前面说过巴新男人结婚后仍和老婆分居,所以有“男人屋”和“女人屋”,彼此不可乱窜。京生一听这解释,立刻说不公平,这“国会大楼”应该体现男女平等才对,你怎么弄了个“男人屋”,若是女性议员,进还是不进啊?Lucas呵呵几下,未置可否,潜台词似乎在说,这女人哪有议员啊?
男人屋造型国会大厦
日餐馆
晚上安排在一家日餐馆,估计是城里最好的餐厅了。内容很丰富,沙拉、寿司、刺生、铁板烧走一圈,更引人注目的是铁板烧大厨,这位老兄长得和Lucas等人完全不同,带着点东南亚画风,原来还是出过洋留过学的,甚至到过中国学习,一个劲说中国好。问他为何要回巴新,这哥们说:还是这儿自由。再问“自由什么呢?”原来此地可以娶无数老婆,这老兄大概在当地是极品帅哥,又见多识广,估计收入也算上乘,于是娶了十个老婆,生了十个孩子。开始还以为开玩笑,没想是真的。更绝的是居然还让他从中国骗回一个女人,广东番禹,目前是他最得力也最宠的一个,说是勤快能干。老兄还很有点管理能力,将十个老婆安排在十个地方,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看那架势,还和餐馆里几个女招待暧昧来去,精力过剩。
第二天是无离头正经生日,不识数提前安排,拿上一个蛋糕。Lucas很是有心,从外地专门带回两把食人族用的弓箭,作为礼品给无离头和小平每人一把。另外每位女士一个食人族妇女手工做成的袋子,大家欢喜。
Lucas和他的礼物
娶十个老婆的大厨帅哥
回到酒店,窗前的海湾月光皎洁,平静的海水纹丝不动,莫尔斯比港显得很优雅,很难想像曾经是食人族出没的地方。
莫尔斯比港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