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斐济-汤加游记(4)- 汤加纪行、斐济留影

汤加纪行


群像.JPG



无离头日志:Day 7, 2013-2-14, Thur. Queenstown - Tanga (Nuku'alofa)


离头一人先到汤加,是来打头阵的,提前一天到,大部队还没来。进酒店已是傍晚。酒店在机场边,四面不见一户人家,十三不靠。没地儿去就发点汤加第一印象吧。


汤加印象


由于那个著名的传说,还在飞机上就琢磨是否人人都大一号,观察后发现情况基本属实。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飞机没坐满,似乎飞机的座位也宽敞点。出关时见一群气度不凡似乎很有身份的男女,都有点年纪了,尺寸也都不小,个个一身黑色礼服,外面围条席子,还带着须须,猜想是当地习俗。联想到来的飞机从里到外,连座位都是少见的黑色,想当然认为这儿以黑为美为贵。直到晚上在酒店喝啤酒和酒保聊天,才知道本地人不喜欢黑,嫌热。只有丧礼才用。酒保说今天我撞上的这拨人一定是来参加葬礼的,因为他听新闻一个重要皇室成员死了。但为何飞机也是黑的就想不明白了。莫不是皇家派头大,还有专用丧礼飞机。


机场实况.jpg

机场


登机要客.jpg

要客登机


下了飞机才发现手机不通,移动和联通俩手机都不灵,这还是第一回碰到。因为说好下机再打电话联系具体安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好在事先无意中记住了酒店名称,一问机场人员都知道,出门就看到有接的,松了口气。


当地湿热,现在是夏天,气温不算高,可出汗不少,有点海南的感觉,和新西兰完全不同。虽都是南半球岛国,完全两码事,差不多是北京和海南的区别。算算纬度,也的确应该如此。只是北半球待多了,以为南半球哪都一样。这次出来,本想避开北京的冷和雾,找个暖和点地儿,南半球是夏天,自然理想。但忘了这夏天也有地区之别,咱这回来汤加,就等于是8月份飞海南。真是刚离冰窖,又进蒸笼,整一个桑拿浴呢。在机场还碰到个住同一酒店的加拿大老兄,更是从冰天雪地来这儿,下了飞机就快不透气了。我好歹还躲开了北京的霾,这老兄就什么便宜都没沾上。


酒店设施不错,约4星的标准,但人少,估计不是旅游季节。和酒保一聊,说是这酒店原是中国人盖的。本想开赌场,把政府也搞定了,可当地宗教势力很大,给否了,只好改酒店。但赌场和酒店的利润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经营不下去,弄出一兜子债务官司,最后把楼卖给了现在这个连锁酒店。问酒保当年是哪来的中国人,大陆,台湾,香港或澳门?那哥们被问得一头雾水,只说反正是亚洲人。好家伙,越说越远,连是否中国人都没准了。但根据楼的新旧程度推算,估计是大陆的中国人。



无离头日志:Day 8, 2013-2-15, Friday. Nuku'alofa, Tonga


一早酒店要了辆出租车,5分钟后来了架类似"面的"的家伙,全身没一点taxi标志,拉我进城,去Nuku'alofa, 汤加主岛的首府,又是首府的商业中心,有点北京中南海加王府井的意思。


路是半土半柏油,一路没有红绿灯,路边也没有像样的楼子。司机是个当地人,大概了解些外部世界,对汤加首都的落后很有点不好意思。一直跟我解释汤加是个弹丸小国,车开不了那么快,不需要那些个复杂的玩意儿。同时也一路给我打预防针,一会儿到了那“王府井”也就针尖那么点大,您期望值别太高了。您要有兴趣,我带您瞧瞧正儿八经的景点,大家都去的。我说明天等我的大队人马齐了再说。


到了城中心,司机哥们把我放在最豪华的一栋楼前,是邮局兼国家邮政总局。我说一会儿我上哪打车回去,您这出租都没标志。他说你看车号,T开头的都是。


城市比想象的还破,差不多是中国70年代的小县城。走在路上,块头大的比例极高,但都很清爽,没太臃肿的感觉。个个瓷实,很有吨位感。非休息日,街头晃晃悠悠的人仍是不少,小伙儿仿佛都在晒块,女孩就比谁更圆的得体了。人的审美趣味其实有很大伸缩性,看多了这种大体量的环肥美人,中国传统的窈窕淑女,君子也就不太好逑了。



标准汉子



街头美女


我太瘦.jpg

我太瘦,不够标准


美人窝里.jpg

身陷重围


下午另一路从斐济过来,有京生、丽雯、不识数,四人酒店聚合各自说了一通路上奇事。斐济夸了一通,特别是海鲜,饭店老板带着到海边现买,便宜又实在



无离头日志:Day 9, 2013-2-16, Saturday. Tonga


皇家日落度假村


一早到海边登船,上一小岛,有一度假村,名皇家日落(Royal Sunset Resort)。艇是艘小快艇,只有我们四人,俩小伙开着。岛约78公里远,四十分钟,算快的。浪大,颠的很。汤加旅游比较随意,没那么多规矩。艇上有救生衣,但爱穿不穿。也许这些岛民觉得趟海和走路没什么区别,用不着那么麻烦。


兄弟.jpg

兄弟,这是海上,船翻了可就靠你了!


汤加导游.jpg

富态导游


小岛的一头是个经典的海边度假村,由一个澳大利亚人开发,平时雇一帮土著管理兼收拾。和世界所有旅游点类似,海滩设备齐全。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诺大一个岛子,只有我们四个游客,前前后后好些个人招呼着,很有点部落头领的待遇。


丽雯上岛.jpg

上岛


岛上待一天。划小船,出海潜水,看珊瑚,观热带鱼。水底海产很多,特别是海参,随便往下一扎,就能看到一节节黑灰的家伙趴在水底,一碰软塌塌的。丽文逮到个大的,黑突突像块石头,没嘴没眼,若不是摸着有点软,根本不知是个动物还是矿物。


离了珊瑚焦,又去了片养殖区,海底是人工大海贝,估计是象拔蚌一类。陪同小伙一再交代别伸手逮,蚌壳一合,能把手指咬断。往下一潜,看到大个的都张着嘴,似乎在守株待兔。


划艇汤加.jpg

划艇


搬船.jpg

这活还得自己干


歇会.jpg

歇会儿


抓海参.jpg

逮着个大海参


无离头摘椰子.jpg

无离头偷摘椰果


岛上管理着resort的老兄是当地一个老乡。可能是由于客少,一个人兼着招待,酒保,导游,外带着经理的活儿,忙忙叨叨的,忒热情。嘴里镶着半颗金牙,给我们介绍了不少汤加国的历史和现在。似乎大家都过的很开心,有钱没钱的也不在乎。难怪人人都那么富态,心宽体胖嘛。加上好美食,每顿饭吃得很认真,量也足,一天天不断膨胀,像充了气似的。


经理.jpg

集各种功能的酒店经理


酒吧.jpg

岛上酒吧


汤加旅游岛大堂.jpg

酒店大堂


昔日皇宫


回来路上,去了个皇宫。到那一瞧,太没皇家感觉了,扔在别处,顶多也就个中产阶级。一栋小平房,门口停辆丰田皮卡,还半新不旧。不过这儿历史长,国王多,住的地儿都叫皇宫,哪哪都是。我们看的皇宫住着个废黜的前国王。原因是娶了个平民女儿为妻,故事有点像英国那位公爵。不过这老兄更不运气,两年后老婆就死了,又娶了个皇室的,但国王的权利却回不来了。不知私底下是否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王宫普通.jpg

前国王住“王宫”



无离头日志:Day 10, 2013-2-17, Sunday. Tonga.


今日安排简单,只有半天,还是十点后出发,中午回来吃饭,这半天也就俩钟头。


库克码头


先到了库克船长登陆的点,很普通的一块岸滩。立了块牌,一面说明是库克登陆,另一面则记载英女王带着老公,女儿安妮于1970年到访过,其他什么都没有,连个卖纪念品的小贩都不见,当然也可能是礼拜天的关系。这的礼拜日绝对是个大事,全民上教堂礼拜。所有的活儿都放下,连小贩都不做生意。


库克码头虽普通不过,但当年一个故事却人人耳熟能详。说是库克一登岛,受到及其隆重的欢迎,还邀他们参加一个大派对。库克一伙从来都是攻城拔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哪见过这阵势,一时感动的热泪盈眶。一激动,就把汤加改名叫"友谊的土地"。哪知这派对是个鸿门宴,为的是请君入瓮,能把他们一网打尽,剥皮吃肉,大快朵颐。好在当时的国王善心一动,或者是权衡利弊,终于说服了其他好杀的酋长们,留他们几条活命。最后好吃好喝款待了一通,躲过一劫。汤加的别称 the land of friendship 也就留了下来。


库克码头


库克登岸处.jpg

库克船长登岸处


汤家皇陵


离了库克码头,又去看一座皇陵。其实就是由大块石头圈出俩高地,有点像金字塔底座,四面荒草,连块碑都没有。问陪同的司机兼导游,这皇陵到底什么个来历。这位在新西兰学旅游管理的哥们半天也没解释清楚。硬说陵是2009年修的。可看那沧桑斑驳的石头,怎么地也有几百年了。两块陵墓之间,倒是有座不大的碑石,簇新,像是09年左右的产物。近前一读,全是不认得的文字,估计是汤文。只看出中间有几个阿拉伯数字,1911前后文都猜不出来。落款倒是英文,说碑是由火奴鲁鲁管理汤加的办公室头儿所捐。到底也没弄明白个中原由,留点神秘吧。


西风残照,汤家陵阙


导游小伙学历好像不低,但不知为何英文,汤文都反应不过来。到了汤加,感觉一切都慢一拍。车行慢,做事慢,吃饭慢,就连人的思维也慢。这儿从小双语教学,英语加汤加语,按说英语都因该很灵光。可让他们做件事,一劲儿回答你: "yes, yes". 但就是半天也没动静,回头就sorry, 也不知他到底听懂还是没听懂。看着他们那幅认认真真想帮你的样子,又实在不忍心冲他们发火。后来碰多了也习惯了,但凡有磨磨蹭蹭的事,就觉得很汤加。


航海遗迹和历史学家


接下来是看一个石墩子和石门,是个遗迹。墩子和石门相距约百米。根据那学旅游的小伙,那块石墩子是当年汤加首任国王住的地儿,那石门是入口。听得将信将疑,就跑去看一块说明牌匾。但上面字迹斑驳,英语中参杂着些汤加地名人名,更弄得似是而非,一头雾水。拍了几张照片就准备走了。


正待离去,却见石门边树荫下坐着一黑衣汉子,气度不凡。看着像当地国王的派头,一张口却是地道的美式英语。那汉子见我们还在琢磨那遗迹,主动招呼要给我们说说。


据他说法,那石门式样遗迹是当年欧洲航海之神玛羽(Maui)留下的,是个航海神器。那座门暗合了各种天文玄机,当年的玛羽凭着观察星座和石门的相对关系,推算出潮涨潮落,以及航海方位等等。因为南半球的地理原因,指南针是不干活的,所以罗盘不顶用,而是要靠日月星辰来导航。听这汉子说得头头是道,就问他是干嘛的,原来是个学者,叫丹尼尔.法利,在美国出生和受教育,学历史,有个兄弟在夏威夷当议员。他老爸也是个历史学家,研究汤加史,出过几本书,很有点来头。他是子承父业,雄心是做个著名史学家。问他现在是否还有人能破解这石门导航的奥秘。回答是世上只有他们父子二人还有这门绝活,非常自豪。


航海门.jpg

天象神器“玛羽门”


汤加历史学者丹尼尔.法利


比起所有见过的Tongans, 这老兄思维明显高出一截,非常博学。告诉我们那块石墩子是当年汤加始祖和众长老议事的地儿,古时候人没规矩,都瞄着头儿的位子,那始祖耽心别人算计他,所以总是背石而坐,以防不测。那石墩也就得名"背靠石"。又问起他关于那皇陵到底怎么回事,说那的确是早期国王埋的地儿,陆陆续续还有其他。那块碑文是新立的,纪念一个在1911年皈依了上帝的主儿,是当地部落的第一人。赶上百年祭奠,火奴鲁鲁总督就送了个碑。


背靠石.jpg

防偷袭的“背靠石”


这老兄平时估计难得有机会施展胸中才华,见我们谦谦好学的样子,话题立刻展了开来。告诉我们据他研究,这汤加祖先应是南美后裔,根据是汤加有不少古迹和玛雅人有些相通处,包括那些陵墓,所以应该是从那儿一脉相承来的。但因为和亚洲做生意多了,保不准带些东南亚女孩回来,生出来的后代就有些亚洲特点。现在已是大杂烩,说不出是哪儿的血统了。


最让我们开眼的是这位丹尼尔给我们介绍的汤加政治史。汤加的王室已存在近千年,虽少不了争争斗斗,但总体平稳,原因是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制衡机制,有点三权分立的意思,但不同于美式的总统,国会,大法官,而是三王共存。大王是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却不直接管理属民,但可以管二王。二王再管理百姓,包括日常吃喝拉撒睡。因为二王贴近百姓,日久百姓可能只听二王了。为避免权位丧失,大王又封了个三王,把部分二王的权利给了三王,这样就有了平衡制约,谁也别造反。当然这些王们都是自家兄弟,管的地儿有限,大家排排坐,分果果,皆大欢喜,平平安安过了数百年。至于传位,也是老子给儿子,没儿子就给兄弟,再不行给女儿。这儿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包括国王也只能娶一个老婆,所以断后的机率不小,现任国王的权利就是从哥哥那继承来的。汤加王室还挺注重长幼家规,即便是国王,在家里还要听叔叔或叔爷辈的差遣,当然在外面就是国王老大了,有点孔孟之道的原理。所以丹尼尔说,你们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关系,换了西方列强,怎么也听不明白。也许是由于这些个政治制度,汤加历史上也是南太平洋群岛一霸,王土延伸到很多地方。而且从未被殖民过,对西方人告诉他们的事情,先放放,研究研究再说,成了附近其他岛国的精神领袖。


天文大师.jpg

说古论今


临了要分手了,丹尼尔给我们正式炫一把他的绝技,让我们走到石门旁,看着地上的阴影,说现在刚过正午不久,抬表一搂,1210分,还真准。和丹尼尔的聊天,可能是汤加行最大的收获。回来路上,看着因为海岛阳光的赐予而由红转黑的胳膊,感觉很汤加!



无离头日志Day 11, 2013-2-18, Monday.Tonga-Auckland


今天飞回奥克兰,酒店到机场很近,早早就到了。时间尚多,机场又是小得无处可去,剩下的几张汤加币都不知如何用掉。


乘机旅客也是寥寥,似乎也没什么游客,只有几个裹着草席的汉子不慌不慢地在机场里溜达。见我们几个亚洲面孔,还很热心地一起拍照,显一把块头。


不服气.jpg

不服气


候机室.jpg

候机室里的中汤友谊


汤加的海关和边检也很汤加,虽没几人乘机,可手续却花了一个多小时。等一道道关卡过完后,飞机眼看就要关门了,连走带跑地才总算没拉下。


机上往下看,汤加就是个不大的岛子,回头想想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似乎只有如山的壮汉和圆圆的美眉。


再见汤加.jpg

再见,汤加!



附:斐济风光


斐济团队有京生、丽雯、不识数三人,回来后说起一路轶事,更展示许多明艳摄影,选一组放在这里。


20150517

斐济海岛


斐济死海.jpg

死海读书


花团锦簇.jpg

花团锦簇


斐济歌舞.jpg

歌舞


斐济烟火.jpg

斐济土著玩火


斐济土著.jpg

自带蔬菜


斐济海盗合影.jpg

海盗还是海丐?


斐济缘分.jpg

当不识数遇到斐济男


斐济美眉.jpg

海滩相逢


水中汉子.jpg

猛男威武


斐济京生.jpg

斐济京生


斐济留影.jpg

美女养眼


斐济儿童.jpg

不识数和斐济少年


斐济丽雯.jpg

哇,有糖吃,开心啊!


出海.jpg

出海


生猛海鲜.jpg

海鲜生猛


刚逮的.jpg

刚出水,要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