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加索之旅(10):第比利斯、斯大林博物馆(格鲁吉亚)

第十天:2017/10/10,周二,第比利斯 – 北京,阴雨


今天是这次旅行的最后一天,第比利斯的天气仍旧不给面子,晨起就开始淅淅沥沥。回北京的飞机是在半夜,还有一整天时间。一上车,京生就神秘兮兮,满面春风,原来是在酒店里看中一件雕塑,青铜包石,古朴中透点现代,说是一个大家手笔。一番询价,用美刀砍了。


知道哈哈童一伙喜欢互相起哄,胡乱买些用不着的家伙事,尼克一早就带着直奔第比利斯老城里的老街道,一溜小摊小店街边排开,据说还是当年丝绸之路时的风范,只是那些马车客栈早已改作它用,阿拉伯的骆驼队也只在记忆当中,不过一条半地下的通道里真假古董齐全,暗暗的灯光下,让人体会一点当年的感觉。


旧货店


地道商场


沿着老城走,尼克一路介绍曾经的风光,记不住细节,只知道有一栋楼是当年的神学院,斯大林同志还没有信仰共产主义之前,曾在里面努力学习,立志成为一个普度众生的神父,据说这也是他母亲的最大心愿。可惜家道中落,交不起学费,被学校赶出。不然的话,斯大林真完成学业,这后来的历史还不知会是何样,当然这校长也实在缺乏眼光,免个学费不就完了吗。


买卖街的不远处是一片温泉澡堂,连成一排,说是有13个,只有一个是正经在街面上,其他都是半地下。据说第比利斯的建城和温泉有极大关系。当年一个国王,出门打猎,射下一只鸟,于是放出猎鹰去把猎物叼回。可那猎鹰却一去不回,国王赶前一看,猎物和猎鹰都栽到一口热泉里,半熟了。再细一看,热泉遍地都是,有些甚至喷涌而出,想来必是神意,于是决定建都在此,如今温泉澡堂所在处,便是老城中心。而洗温泉澡,又成了第比利斯人生活的一大中心活动,万事都可在此解决,生意谈不拢了,洗个澡吧;兄弟分家吵架,洗个澡吧…。哈哈童一伙没有时间体会一把,只在外面看了看那些红砖砌成的神秘澡堂。


温泉浴场


第比利斯老城有山有水,一条名库拉的河流穿城而过,河面上几座有历史的大桥连起两岸。河边山坡处,是一片经典的第比利斯建筑,最大特点是每家沿街的一面都修出阳台,色彩各异,沿着山势,错落有致,互相不挡着,前后排都能露脸,成了一景。


护城河


山城第比利斯


山上高处,一片开阔地上是第比利斯最著名的一座东正教堂 - 圣三一大教堂,应该是个皇家教堂。在罗曼诺夫王朝时期,教堂前原有个监狱,是关押各种政治犯的所在,斯大林也在此蹲过两年大牢,估计感觉不好。后来苏维埃时期,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也是格鲁吉亚人,为了避免斯大林想起这段不舒服的经历,就把监狱毁了,本来是连教堂要一起毁,但担心当地教民闹事,最后折中,教堂留下,改为剧场。再后来教堂恢复功能,但里面的壁画等历史遗迹已经没有了。不过进到里面,仍旧是金碧辉煌,到底是皇家教堂,气势逼人。


从教堂门前看出去,对面山头上一座雕塑,一个女人左手抱着个婴儿,右手持一把利剑,尼克说这是第比利斯母亲形象,够猛!有点格鲁吉亚性格。在和尼克谈到亚美尼亚的印象时,哈哈童说亚美尼亚作为一个民族挺惨挺可怜,一千多年被人压着。尼克有点不以为然,“他们干吗不反抗啊,你看我们格鲁吉亚,跟谁都敢怼一把。当然我不能评论他们的对错,但要是咱格鲁吉亚,早就和人拼命了!”各有各的活法吧。


古堡教堂


昔日君王


街边商店


街头艺术


奇怪钟楼


遮雨


斯大林博物馆


一直知道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但老家具体哪,没查过,原来是在离第比利斯100多公里外的哥里市。自赫鲁晓夫以来,斯大林的痕迹在整个前苏联都越来越少了,如今只有哥里市还保留了一个博物馆,哈哈童一伙自然要去。同行的胖胖是70年代生人,从小在美国长大,不知斯大林是何人,更不知为何要费时间跑这么远,专门去一趟,在第比利斯城里逛逛街、喝点咖啡,或找个景点看看不是更好吗?别说,这事还真不知如何能几句话说清楚,代沟啊!问起尼克,格鲁吉亚人如何评价斯大林,“不好,很糟!”基本上是尼克认为的观点。


斯大林博物馆维护的很好,外面有斯大林雕像和一截斯大林专列,里面介绍一生,解说员是个瘦瘦的女子,看不太出年纪,长相上也看不出和斯大林是否有亲戚关系。


斯大林雕像.jpg

斯大林雕像


斯大林的评说的确有点难,不过博物馆还是很客观,有一说一。被沙皇流放了6次,5次都跑了回来,估计武功高强,当然也可能是看守开小差。博物馆里看到了很多耳熟的名字和照片,列宁不用说了,其他如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布哈宁、捷尔任斯基、卡列宁、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 其中有一封“列宁遗嘱”,说明了列宁对斯大林的态度,梅燕俄文可以,读出内容是负面为主。有一个展厅是外国友人送给斯大林的礼物,其中还有不少中国送的,记得最清楚的是一面锦旗,由刘邓的“第二野战军”在斯大林70大寿时送出。胖胖在边上问:什么是“野战军”?是因为他们老在野地里放枪吗?那不是游击队吗?还真是个难题,怎么定义“野战军”啊。


列宁和斯大林


斯大林:高尔基同志,你还好吗?


斯大林事迹展


曾经是斯大林夫人


斯大林会见毛泽东.jpg

斯大林和毛泽东


二野贺旗


斯大林的专列有点旧,但保存完好。即便用当初的标准,应该算功能齐全,谈不上豪华,据说斯大林后半生的旅行就全靠这辆专列。附近还保留了一个小房子,说是斯大林出生时的所在。斯大林父亲是个鞋匠,估计他的家庭成分应该算“自由职业者”,不是贫下中农。问起瘦瘦女解说员关于斯大林家乡的人对他的评价,“很好啊,他给格鲁吉亚作了不少事”,和尼克整个儿相反。后来和尼克说起这事,尼克不服,顺带把人家瘦瘦女解说员贬了一句,“瞧她长得巫婆样,难怪这么说”。


斯大林专列


专列内部


斯大林出生小屋


岩洞城 (Cave City)


所谓“岩洞城”,离斯大林家乡不远,得名于山顶上的一片奇特岩洞,大概属于卡斯特地貌,有各种巨大的、形状怪异的风蚀溶洞。千百年前,在远处游荡的部落发现了这片地方,认为是神仙住所,不敢造次,只敢当作祭祀场所。后来不断开发,场面越来越大,就势搞出了各种功能,还有酒坊,当然生产的酒也是拿来祭祀用。


天已放晴,爬山成为可能,哈哈童一伙一路登高,直上峰顶。尼克在底下不停申明,“那地方没买保险啊,掉下来我可不管啊!”如今的岩洞城只有旅游功能,但景色非常值得一看。开阔,硬气,不用雕饰,然浑天成。当年各路大仙在此聚会,虽不知商量些什么天下大事,但心情应该不错。


山顶岩洞


岩洞礼堂


通往岩洞的山路


议事厅


回程


已是黄昏,斜阳西挂,要赶回第比利斯晚饭,然后赶飞机。一路上尼克继续开讲。先是说了格鲁吉亚自92年独立以来的曲曲折折,其中有一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来的“海归”萨卡什维利,和梅燕算哥大校友,靠“玫瑰革命”曾被选上总统,是尼克最崇拜的政治人物,据说他开了清白的政治风气,但也是个强烈的反苏(俄罗斯)派,如今已下台,还要被起诉,赶紧跑到乌克兰当了个官,继续反俄。


尼克天性快乐,又极爱说话,属于话唠里的九段高手,问一个简单问题,高兴起来可以回答一个钟头还带点零,非常适合当导游。几天下来,熟了,尼克精彩段子不停。印象深刻的是他评价各国游客。“日本人冷淡,碰不得,万一不小心碰了一下,她们的感觉就是你要强奸她”,尼克一边说,一边比划,两手把眼皮往下一耷拉,做出经典日本式小三角眼,接着说:“谁想强奸你个85岁老太太啊?除非你给我钱!”众大笑。见听者反映热烈,尼克更加来劲,继续到:“日本人最两面派,问他服务如何,当面都说‘好,好’,回头就给你打小报告抱怨。至于其他国家的,法国人最装B,说起任何东西都是‘我们法国如何如何。啊呀我们的法国香水,啊呀我们的法国时装,啊呀我们的法国女人…’,听多了,就想问一声:‘啊呀你们的法国恐怖分子也挺不错啊?’”, 众继续大笑。尼克愈发来劲:“菲律宾人,我一直怀疑他们是否真人,忍不住老想摸摸他们;意大利人,嗯,黑黑的,漂亮,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喝酒还行;西班牙人,就会晒太阳;韩国人嘛,dull,淡如水,没味;澳大利亚,还行,有点蛮;德国人,机械的一塌糊涂,什么玩意都造的一模一样,以为是一个摸子里出来的,其实都是不同厂子生产的”,最后说到荷兰人,“还不错,一个个挺和蔼”,总算听到了一个正面评价,没想到紧接着:“不过太精明,一分钱都算得清清楚楚,什么都想免费,连自己的棺材都要免费”,众人一时笑得岔气。乘着高兴,大家问尼克将来会如何向其他游客形容哈哈童一伙,“你肯定形容中国人是照相狂,下车就咔咔不停,对吧?”,尼克想想:“阿拉伯人比你们还狂,不过他们是摆姿势自个儿臭美,你们是集体大合照”,哈哈哈哈,还是第一回听到这么个评价,挺新鲜。


路上堵车,到达餐馆只剩20分钟吃饭。是在一家很有情调的餐厅,坐落在山坡上,脚下是库拉河,慢慢流淌,对面的新第比利斯城灯光耀眼,边上的老皇宫威风依旧,哈哈童又赶着拍照。情调餐厅大概从没招呼过这种急着要走,又不坐下吃饭的客人。本来这里是一个慢消遣的地方,一顿饭起码得吃到大半夜,跑堂也只会一道道上菜,哪见过这种催着把头抬、主菜、甜点全都一起来的主儿。尼克在边上不停解释,最后还好,不但菜上全了,还拿出一个生日蛋糕,寿星是彬彬。


机场飞中国的班机只有一趟,居然排长队,不知从哪冒出来这么多国人,这一路都没见着啊?还好,工作人员效率不错,没多久就处理完了。可没想到京生居然又有意外,原来她背着那个酒店买来的青铜石艺术品,上面是一个茅头,安检认为有作为凶器的意图,凶巴巴地不让过,要截留。这可如何是好,不少美刀呢!后来总算摸出一张手写发票,证明非凶器也,有Biltmore酒店担保,放行。回头算算,哈哈童最资深游客、团长京生这趟几乎关关出意外,不过最后都是有惊无险,老水手了。


2017年10月11日中午,哈哈童一行12人顺利返回北京。再见,阿塞拜疆!再见,亚美尼亚!再见,格鲁吉亚!再见,高加索!(完)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