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旅 (1):途径多哈(卡塔尔)

巴尔干之旅:2016-9-28 至 2016-10-9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是巴尔干半岛上紧挨着的两个国家,而且也都曾是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印象中应该大同小异,但走了这圈才知道,两国的历史,宗教,文化相差还是挺大。隔着一个多瑙河,南边的保加利亚基本是斯拉夫体系,文字看起来像俄文,而罗马尼亚则是拉丁体系,长得像英文;保加利亚把希腊文明当祖宗,而罗马尼亚自认为是罗马人的后代,就连罗马尼亚的原意,也是“罗马人呆过的地儿”。不过希腊也好,罗马也罢,可能都有点拉大旗的意思,不然没个出处,祖宗就成了没有文明的野蛮人,不好听。


两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有点乱,由于是一串小国家组成,历史上被东边和西边几个曾经的大帝国不断地倾轧,从罗马,到匈牙利,到土耳其,再到奥地利神圣罗马,最后又是二战德国,不论是谁兴起,都要把半岛上的小国家给吞了,所以历史上民族起义,要求独立之类的事从未停过。国家也是时有时无,时大时小,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即便到了今天,巴尔干仍是个多事之秋。在二十世纪的前50年,全球赶上了两次世界大战,几乎都是从巴尔干附近闹起来的。城门失火,鱼池遭殃,大国打仗,小国不得不选边站,保加利亚手气最差,两次都站错队,成了个不折不扣的战败国。罗马尼亚运气好点,一战赌对了,站在了协约国一边,成了战胜国,凡尔赛和约上还得了点便宜,把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从匈牙利给要了过来。不过二次大战还是跟着德国一起倒霉,战后把摩尔多瓦给划了出去,没辙,历史是战胜者说了算。


巴尔干半岛上和历史同样复杂又混乱的大概是宗教,走过这两个国家,几乎处处有教堂,人人说信仰。几千年的东征西伐,多数也是打着消灭异教徒的旗号,于是有了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再加上各种衍生出来的分支异数,数不胜数。不过走这一圈算是把各教宗门派大致搞了个明白,至少将来和人摆乎起来,能说出天主教、东正教、路德新教主要区别是什么,也算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


第一天:2016-9-28,周三,晴,北京 多哈 索菲亚


多哈半日


飞卡塔尔航空,要在多哈转机,有大半天时间,旅行社安排了一个多哈游。


清晨5点多到多哈,导游来接是个尼泊尔的卡塔尔人,已经来了两年半,当然是为讨生活,讨好生活。卡塔尔如今人口250万,当地人30万,其他全是外国来讨生活的。卡塔尔按人均GDP算,是世界第一富裕国家钱多人少,所以涌进一大堆外国人。


出了机场,时间还早,多数商店未开张,所以先去骆驼市场,就是买卖骆驼的地方,早市。这是一个露天集市,成群的骆驼在这里交易,不过都是肉骆驼,就是杀肉吃的骆驼,不是干活用的,更赛骆驼,主要卖给餐馆用。不知是否已经过了交易高峰,似乎没太多买卖进行,一些穿着阿拉伯长袍的骆驼商在一边聊天,我们一伙看样子就不像来淘骆驼的,也就没人上来兜揽生意。


骆驼市场


阿拉伯商人


买骆驼


接着去赛马场。阿拉伯人传统上是养马养骆驼的,阿拉伯马在世界上也算是名马品种,所以赛马赛骆驼风行,多哈天热,路上不见行人,每周最热闹的聚众活动就是赛马和赛骆驼,一般从周四傍晚开始,原来人家的休息日是周五和周六。马场是一个非常豪华的俱乐部,有精致的赛道,还有室内马场,开着空调,坐在里面不想出来。当天不是比赛时间,赛场空空,但马厩里养着许多漂亮欧洲马,毛光水滑,在多哈蓝天白云昂首阔步,扯高气扬。





马场里的名马






接下去来到海边,滨海大道,远远看去,一群高楼耸立,像曼哈顿,是多哈金融中心。海边风光是典型的都市景色,只有近40度的高温不时提醒这是在阿拉伯沙漠,不远处就是骆驼行走的地方。卡塔尔在阿拉伯半岛所处的位置特别优越,像个大枣式地漂在波斯湾上,三面都是海,像个岛国,而且天然气存储无数,据说几百年开不完。也因为这原因,一下子就把一个贫穷的,兔子不拉屎的的沙漠地区,变成了世界首富。真是天上掉馅饼,不知老天算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海滨广场


金融中心



来到一个老市场,时近中午,热,市场内不带空调,却很阴凉。当年的老市场大概是个水陆码头,曾经很繁华,由于在海边,赶上台风扫过,市场里积水,商人们就站在水中交易,所以又称为“站立市场”。如今的贸易惨淡多了,商多客少,多为旅游纪念品,还有卖真假古董的,有一搭没一搭招呼着客人一个大胡子好汉,面前一堆名牌手表,和其他几个阿拉伯兄弟聊着天,气派不凡。我们对假名表没兴趣,潘家园有的是,但对好汉的经典阿拉伯仪态很佩服,于是上去假装聊天问表,主要是合影一通。好汉很是爽气,摆出架势拍照。市场里还有个水烟馆,不少穿白袍的阿拉伯兄弟在里面叼着长长的烟管,很爽的样子。


市场当年盛况


卖花灯


哥们,这是块假表吧?






尼泊尔导游一路给我们讲了不少卡塔尔和多哈。这里的穆斯林,规矩没那么严格,不是我们印象里的样子。多哈女人,只要不怕晒,可以穿露胳膊露腿的,平时不需要从头蒙到脚。接受教育,出来工作也是家常便饭,比沙特宽松很多,当然比迪拜严格,介于中间。多哈虽以伊斯兰教为主,但不禁止其他宗教,所以天主教,东正教堂也都有,但没有佛寺,不是禁止,只是无人提议建立。真穆斯林据说是不排斥其他宗教但如果你信穆斯林教,就不能再信其他的,而且必须遵守穆斯林戒,就是(1)唯信安拉,(2)每日5拜,(3)兄弟互助,(4)斋月戒食(晚上喝椰枣水补充能量),(5)一生至少一次朝拜麦加。阿拉伯男人按教规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导游觉得管四个老婆不容易,所以多数人还是一夫一妻,谈论这事不忌讳,可以随便说,但对于皇家政治一般人谈,好像是不让谈,似乎非常敏感,莫谈国事的风气很盛。


初抵索菲亚


晚上接着飞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下机后,丽雯行李不见了。问机场,居然查不到,回说可能在多哈,但也没准在北京,回头找到再联系。好嘛,这旅行才刚开始,换洗衣服全在包里,而且下面的行程每天跑一个地方,这行李即使到了,没准我们都已到罗马尼亚了,如何赶得上啊?


接机的Tome是一保加利亚中年男人,笑眯眯的样子,先带我们奔一个很乡村的餐厅。保加利亚人喜欢用土陶罐式的餐具,先是每人一罐汤,然后每人一罐混着茄子洋葱之类的炖鸡,有点红烧的样子,味不错,感觉也很保加利亚。不识数第一个冲动就是想背些土罐回去,在昌平山上房子里也开一场土罐宴。不过实在太沉,还易碎,雄心万丈也就只能说说,到了也没弄成。


保加利亚土陶罐


北京和索菲亚有5小时时差,今天连续两段飞机,加上多哈一个白天游览,算下来已经是快30个小时了,当然理论上还是同一天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