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旅(2):索菲亚(保加利亚)

第二天:2016-9-29,周四,晴,索菲亚


保加利亚简史


要搞明白保加利亚,先得补几句历史。保加利亚这块地儿能找到人类部落痕迹大概要到公元前几千年了,那时主要是色雷斯人,据说很善于打群架,所以出土匪。但那时还谈不上国家,民族的概念,就是一伙伙散住的人群。


到了公元前一世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强盛,往东边扩展,就把色雷斯人的地方给统治了,当地色雷斯人成了奴隶,要给罗马人干活,还没工钱,于是起义,最出名的算是斯巴达克,就是一个色雷斯人,一口气打回到罗马城下,当然最后没成事。


又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化,西罗马衰亡东罗马拜占庭兴起,东边的斯拉夫民族也起来了,又往西边打,保加利亚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夹在东西交界的地方,哪边强大都要统治她,于是永远不消停,战乱不断。到了公元七世纪,东北边的斯拉夫人和当地的古保加利亚人合为一伙,说独立了,于是建了第一个保加利亚王国。王朝延续了两三百年,也曾辉煌过一阵,国土最大时号称三面临海,东边是黑海,南边是地中海,西边则到了亚得里亚海,把今天的巴尔干半岛南边几乎全给弄进来了。但最后乐极生悲,公元十世纪末被拜占庭给灭了。到了12世纪末,第二个保加利亚王朝又起来了,处于拉丁帝国和拜占庭之间,两头说话,也强盛过一阵,不过好景不长,13世纪就不行了,又赶上东北边过来蒙古大军掠过,王朝分崩离析,最后被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统治,一弄500年,直到19世纪末的俄罗斯-土耳其大战,土耳其战败,保加利亚重新“独立”,建立第三王朝,延续到二次大战结束,在苏联操作下,王朝终结。不过这王朝的故事至今没有了断,这一路上导游讲了许多后来的故事,听着蛮传奇的。


保加利亚王朝


索菲亚街景


上午走索菲亚街头,看到最多的是教堂,大多是东正教堂,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它的十字架上多两横杠,而且最下面那一横杠还是斜的,据说这是基督受难时标准的十字架,上面那一横上标着名字,是为了羞辱基督,有点示众的意思,而底下那一横,是脚踏,给踩歪了。这事据说有争议,所以其他和基督相关的十字架不是这样的。


总统府


教堂前的路边小摊


路边雕塑


街头


东正教堂


花团锦簇教堂


老教堂


教堂门前


索菲亚基本是个教堂陈列地,教堂因为太多,很快就搞乱了,记不得各自的出处,但有几座还有点印象。


圣乔治老教堂


这是最老的一座教堂,公元2世纪的遗迹,红砖,历史上有过几场变迁,最早是天主教,后来成了罗马大浴场,再后来又成了东正教。如今的建筑一半是还在使用的教堂,一半是只有基座的遗迹,从规模上看,这教堂当初肯定是一个地标性的宏伟建筑,但今天紧邻着它的是更加宏伟的总统府和部长大楼的后院,几乎完全给遮挡住了,有点像个未完工的工地。当天正赶上一波北约将领来访,吹吹打打的仪仗队就在总统府的另一面行进,鼓号声不时透过墙壁来到古老的教堂,有种时光穿越感。


被国会大楼包围的圣乔治老教堂


圣乔治老教堂局部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这是保加利亚最大的东正教堂,也是索菲亚街头最明显的地标之一,金色的圆顶老远就能看到。这教堂是为俄国人建的,所以用俄国沙皇命名,主要是纪念1878年的俄-土大战,俄罗斯把保加利亚人“解放”了,重新独立建国。俄-土战争对保加利亚影响很大,当时俄罗斯死了几万人,至今到处可见纪念碑、雕像等,亚历山大教堂大概算是这些纪念品的极致了,整个教堂富丽堂皇,由各种颜色大理石拼成,里面大多为俄罗斯画家作品,也是巨大。


索菲亚大教堂


合影


国王,总理和总书记


城中心有座保加利亚国王的王宫。前面介说过,最后的保加利亚王朝到二次大战后才结束,其实最后一任国王是在二战未结束时就死了,据说是被德国人给鸩了,因为他虽然站在德国一边,却不太听话,第一不杀犹太人,第二不肯派兵打苏联,所以希特勒请他到德国喝咖啡,回来就死了。当时的王子才几岁,于是就由一个元帅监国,二战后据说有过一次全民公投是否要恢复王室,好像赞成票还领先,当然那时苏联和保共当权,肯定不会让王室复辟,最后老王后带着小国王在一夜之间被撵出,流放西班牙。谁能想到,时过境迁,过了不到30年,东欧解体,当年的小国王又回来了,还当了一任总理,也算是创了国王到总理的记录。至今这位小国王还活着,已经90多岁了,还有人撺掇他出来竞选总统,这哥们想想还是算了吧,总理就当得一般,总统和国王是两个玩法。


总理府


忘了是什么神了


走在保加利亚街头,导游说当年有很多列宁、斯大林的雕像,现在都没了。只有一块空场,可看出当年一定是有过大型建筑在上面,原来这曾经是季米特洛夫的纪念堂,还有过一个水晶棺,89年后毁了。季米特洛夫是保共传奇人物,更是共产运动史上的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咖,曾是共产国际的一把手,还是周恩来的老师,据说周能到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就是季米特洛夫的一封信。当然他最出名的还是当年纳粹搞“国会纵火案时,他在法庭上的那份辩护词,据说把纳粹的格林和最能说的戈培尔都驳的方寸大乱,哑口无言,成了经典教科书。二战后当了保加利亚一把手,总书记兼总理,但1949年一次访问苏联,稀里糊涂就死了,还迅速给封在水晶棺里,有说是因为他不太买斯大林的帐。




外宾到访



里拉修道院(Rila Monastery


下午去索菲亚城外的里拉修道院,在一片山林中,第一眼就被它的建筑和景色震到了。与其说是一个修道院,更像是童话里的城堡。沿着山势,一溜连排的房屋,配着色彩鲜艳的条纹彩绘和宗教故事,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背景陡峭的山坡仿佛直接压在修道院的顶上,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图案。所谓“修道院”,就是培养“修道士”,也就是洋和尚的地方,所以这里应该是个和尚学校。细看之下,修道院的格局的确是按防御型城堡来建的,大概是为防止异教徒骚扰。里面的洋和尚估计也得学武,有点少林寺的意思。当年这里兴盛时,据说有过几千个修道士和上万的朝拜者,如今似乎更多是用来当旅游点,据说一排排的带拱门的宿舍有不少已变成了酒店,即能招待远方来修行的和尚,也接待游客。这座修道院在巴尔干半岛名气极大,历史也有上千年了,如今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算是实至名归。


修道院.jpg

修道院


合影.jpg

庭院广场


壁画


朝圣


修道院里小卖部


修道院内喷泉


傍晚回酒店的路上,只见许多年轻的阿拉伯人在街头晃悠,每人身上一个小背包,两眼无神地坐在街边长凳上,原来都是叙利亚难民。眼看着夜幕已经降临,不知他们今夜会往哪去。这副景象,让人很容易明白为何塔利班或ISIS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保加利亚贴着土耳其,难民往西方走,多要经过这里,成了一个大通道。据说如今有300万难民聚在保土边境,对一个700万人口的保加利亚,一旦过来这300万人,不知会是什么情景。


晚上机场来电话,丽雯的行李仍旧下落不明,估计没戏了,赶快先买些急用的吧。在一家看起来挺有规模的商场里找了一堆东西,好几身衣服,一结算,不到100人民币,便宜到不可思议。付钱时,老板还是个中国人,浙江青田商人,两句中国话一说,还给打了个折,不知这生意怎么做。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