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旅(4):卡赞科勒、大特尔诺沃(保)

第四天:2016-10-1,周六,晴,普洛夫迪夫大特尔诺沃Veliko Tarnovo


卡赞勒克的玫瑰精油


一早离开普洛夫迪夫,先朝卡赞勒克开去,一个盛产玫瑰的地方。让全世界女人都知道保加利亚的一个秘密武器就是名头很响的玫瑰,据说这儿的玫瑰能产生世界最好的玫瑰精油,一种化妆品必须的成分,全世界的名牌化妆品都要用。但这种玫瑰并非保加利亚全国都有,必须是在卡赞勒克这个地方,俗称玫瑰谷。


来到玫瑰谷,早已过了盛开季节,遍地只有不起眼的玫瑰丛,枝头偶见一两朵浅浅的花,惨淡地开着。据说这儿的4-5月份,遍野粉色,香飘百里,原来这做精油的玫瑰以一种伊拉克传来的品种为正宗,花以粉色为最,白色次之,其他就都不入流了。闹了半天,咱们常见的大红大紫、艳黄俏白都是些银样镴枪头,好看不顶用的东西。


Tome带着来到一个玫瑰“博物馆”,其实就是家卖玫瑰产品的铺子,店里的一角展览着一套提炼玫瑰精油的家伙事,像一把落地式的铜制大茶壶,上面有个盖,一个长长的壶嘴从盖顶弯下来,类似一个大象鼻子。其实精油提炼很简单,就是把玫瑰花瓣掺水放到壶里,底下架上木材烧,沸腾的蒸汽带着玫瑰油从壶嘴滤出,一回不行就来二回,估计和咱们提炼二锅头的方法差不多,不过接下来还有一套冷却采集的手段,属于技术活,没细打听。墙上老照片里展示着当年一些油坊的情景,一溜蒸馏壶码在路边,热气腾腾地渗着香油,听说如今村子里还有几十家炼油作坊,一年也就开张一个月,花期一过,散伙,明年再来,所以不是个好做的买卖。


Tome说法,玫瑰精油放在化妆品里的作用不是要它的香味,而是保持化妆品其他成份的持久性,大概是因为玫瑰油细而不腻,带着花香和其他内容渗进去不会把皮肤堵了。当然心里作用也很重要,这么好看的玫瑰花在脸上涂涂抹抹,自然感觉良好,若换点菜籽油、花生油什么的,黄腻腻地涂在脸上,即便效果一样,心里头总是不对,是吧。


经过短短的一忽悠,玩玩童一伙转眼成了抢购团。小雷先是买了一轮,听无离头转述说是世界最好玫瑰油,回身又是一轮。保加利亚老板娘喜上眉梢,拿出点小玩意当赠品,众人皆大欢喜,满载而归。


这儿的精油好啊,闻着都醉了


老作坊


老板娘


抢购


色雷斯墓地里的希腊画风


车继续行,停在一个山坡下,参观一个色雷斯人古墓。古墓是在二战时无意中被几个军人发现的,当时为了躲轰炸,挖地下工事,一铲子下去,掘出一个石头建筑,后来考证是公元前四世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墓,当然不是普通人的墓,有点中国皇陵的意思,于是保护起来,加了两道墙,凡人不得见真容。不过在旁边原样弄了个复制品,供人参观。地下陵墓修得有模有样,大理石的建筑,最让人傻眼的是墙上的壁画,内容是当年葬礼情景,贵族、武士、侍者、马匹栩栩如生,神态、色彩、比例与今天的绘画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考证这基本是古希腊画风,就此说明保加利亚人把自己归为古希腊一族是有根有据的,不是瞎子半仙的信口雌黄。


色雷斯墓地


墓内壁画


山村博物馆的午餐


午餐是在山里的一个郊野“博物馆”。其实是把附近的山民祖屋搬来,修出一个乡村小镇,实地展示了当地山民的生活场景,溪流上架一个木制格笼,就成了超大号自动洗衣机,整块的地毯也能扔进去洗。


洗衣机


我们预定了一个草棚顶的亭子午餐,旁边是乡民的酒肆饭庄,里面烤肠啤酒,音乐小吃,再伴着不远处的溪流潺潺,一副闲云野鹤,乡野村夫的意趣。最大的感叹不是自然风光,而是乡民的卫生和讲究,虽在野外,餐桌也是明光几净,地上没有一丝油腻,几只野猫在旁边晃悠,虽瘦,却也是干干净净。


餐厅


煎饼配香肠


来块保加利亚煎饼?


乡村教堂的男声四重唱


下午要参观一个乡村博物馆教堂,说明上有唱诗班一项,想不出是怎么回事,难道等我们去唱诗?也没太当回事。


车停在一个地道的乡村里,旁边没有经典的高屋顶,一点看不出来教堂的样子。进了一个院子,面前有个不起眼的房子,外面画着耶稣,是唯一让人联想到教堂的地方。进到里面,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小教堂,导游说是13世纪的,里面的画满墙都是,正面墙上左边是圣母圣婴,右边是基督,典型的东正教教堂。教堂的特殊之处是分为内室和外室,说是分别给男信徒和女信徒。这种男女分开的做法只有在穆斯林教堂才有,另外就是犹太教,人家把男人放在楼下,女人则在楼上,至于由天主教演化出来的东正教从来没有这一说,也算是当地的创新,不过更多反映了历史上宗教之间的互相影响吧。墙上的画有不少是世俗画风,像是隔壁邻居,由此推断当时的画家可能受过文艺复兴的影响,但教堂是在文艺复兴之前就建了,估计是后来重新修缮过。


尽管有上面这些独特之处,但到底没见到什么特别的独门暗器,全民信教的保加利亚可能每个村子都能找出这么一个类似的教堂,不知为何单单选了这里。正纳闷呢,门外忽然来了四个身着黑色礼袍的中年神父,一直往神位前走去,神情肃穆,都以为要做什么法事。正在犹豫是否打搅了他人的活动,准备退出去时,神父们却和气地请大家在旁边的位子上坐下,然后自己站成一排,不知下一步要做何事。忽然领头的牧师摸出一个小哨,轻轻一吹,紧接着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男声在小小的教堂里弥漫开来。不吹牛皮地说,玩顽童一伙也算是遍走世界,有过点世面,各种顶级音乐厅、音乐会也见过一些,但这个乡村小教堂的歌声,实在让人惊叹不已。这是一种纯粹的人声,没有器乐,更没有电声,但出来的效果,真的是如同挂在拱顶一样,绕梁三日不绝。后来知道,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很大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教堂里没有管风琴,无论多大多辉煌的教堂,都不用任何非人声音乐,所以东正教教堂设计的音效都是一流。难怪,今天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乡村教堂,即便是无离头这种五音不全的人,说起话来还带着音乐的效果,嗡嗡的,气场十足,自我感觉良好。


四个人唱了5-6首歌,当然都是宗教相关,还是保加利亚语,全不懂,但这份声音,不论独唱还是和声,使人很难忘却,人人说起来都是记忆犹新。无离头记忆中,这场乡村教堂的男声四重唱,可能是这趟旅程最出人意外而又印象深刻的地方。


乡村教堂


圣经故事当地版


牧师?歌手?


教堂前留影


第二王朝首府 - 大特尔诺沃


时近傍晚,来到“大特尔诺沃”,怪怪的名字,却是个非常漂亮的城市,也是历史上第二个保加利亚王朝的首都。古城堡是在一座山顶,城墙完好,斜阳下泛着金光,画面感十足。入住的酒店在一个峭壁上,窗外就是陡崖,对面山上正是夕阳下的古堡。大家顾不得进房间,挤到大堂阳台,抢拍最后一抹色彩。


当晚有一场古堡灯光秀,酒店的餐厅是最佳观赏处。绚丽的色彩给人留下印象,不过比起当今中国的各种豪华场景,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人家有近千年的古堡映衬,不是花钱就能做出来的。据说这灯光秀并非每晚都有,今天被我们赶上个什么纪念日,巧了,运气不错。


城市的名字虽然有个“大”字,但城其实很小,总共没有几条街道,夜晚的街头行人寥寥,只有路边的酒吧带出一些欧洲的风情。路上走走,没太多可看的,不识数买了只冰激凌,准备回去睡了。


走回酒店,发现大堂里摆了一架钢琴,随意弹。很兴奋地告诉郭珊大姐,于是大堂里立刻充满了音乐。到底是钢琴家,白天还因为路走多了腿疼,一坐到琴前,立刻换了个人,爆发力十足的指法,下手就把屋子里的人全镇了,不光是玩顽童一伙,就连前台接待和其他住店客人都漂来欣赏的眼光,当晚从匈牙利练习曲,到春江花月夜,再到红色娘子军,中西合璧,有如法式大餐佐中式桂花米酒,一场独特音乐沙龙,在保加利亚的古老山城的夜晚展开。一时间,大家睡意全消。


大特尔罗沃晚霞


山城夜景


山城广场


即兴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