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2016-10-2,周日,晴,大特尔诺沃 - 瓦尔纳(Varna)
早上从酒店看出去,时淡时浓的雾气散在窗外,远处的古城堡漂浮在云雾之间,据说这是标准的景色,几乎每日清晨如此。
大特尔诺沃晨雾
饭后游览大特尔诺沃城堡,入口处有个地图,画出了城堡的地形。原来城堡是修在一个三面峭壁的山上,悬崖底下是一条绕着山的河流-Yantra River,听着像扬子江,城堡只有一条小道能进去,易守难攻。这里曾是保加利亚第二王朝的国都(12-14世纪),开国国君是一对贵族兄弟,从拜占庭统治下独立出来,在这里建都,据说城市仅次于君士坦丁堡,在巴尔干排第二,但最后被奥斯曼帝国给灭了,城市也是一把火烧了。山顶不远处,有一片王宫遗址,地基还在,但上面原来的样子,只能想象了。据说90年代后,当地政府曾打算重建,可总共只修了半堵墙,就停了,估计是经济危机以后,政府的钱也没了,雄心壮志化成泡影。如今在地基上搞了个露天舞台,每年有一个歌剧音乐节在这举行,算是古为今用。新修的墙面上刻着第二王朝所有国王的姓名,前后有十几个,历经200多年,倒塌的废墟虽只剩一片狼藉,但仍可看出曾经的辉煌。
远观山城大特尔诺沃
大特尔诺沃地形图,易守难攻
历代国王清单
城堡入口
离王宫不远处,有一块悬空的岩石伸到崖外,距离谷底百十米,下面是绕山的河流。这块地方被命名为“刑场”,是当年处决“叛徒”的地方,据说是把任何敢于出卖王朝的“卖国贼”从悬崖上扔下去摔死,没摔死的也淹死了,以示惩罚。
处决内奸刑房
教堂
再往前是个教堂,似旧非旧,里面的壁画也是很抽象的神作,原来这是一座嫁接的教堂,底座是古董,但上面是新建的,在新旧交接之处还专门用红色石头标出,让人比较它们的差别。教堂里的画像也是现代之作,内容虽然还是圣经故事,手法已是今天。
教堂现代壁画,人物上下颠倒
秋叶正黄
残垣断壁处
瓦尔纳
参观完城堡,驱车前往黑海边上的旅游度假城 - 瓦尔纳。进城后原来安排是先参观历史博物馆,没想到博物馆在前一天调成了冬季时间,周日周一都不开门,放弃。直奔下一个地点,古罗马浴池。
罗马澡堂
古罗马人喜欢洗澡是路人皆知,大凡是个城市,几乎都有公共澡堂,瓦尔纳也不例外。当年的澡堂如今已是一片遗迹,但巨大规模仍旧可辨。据说罗马人当初逛澡堂子,有点今天泡会所的意思,洗澡不是主要目的,谈谈生意,聊聊八卦,摆平官司,什么都行。如今的电影里,时常有黑老大之间在澡堂子里谈买卖,据说光溜溜是为了表示诚意,也防录音,可那年头还没有窃听器一说,赤条条的干嘛?
澡堂局部
遗迹
当年光景
澡堂赛集市
澡堂虽只是个残迹,但倒塌的大理石建筑和巨大的雕塑还能看出当年气势。每一地方还标出原来的功能,除了冷水池、热水池,居然还有地暖系统。印象最深有两处,一是锅炉房,没见过;二是一排地下室里的小房间,以为是VIP单间,一看说明:公共厕所,差点背过去。
秋日阳光下的闲散
黑海海滨
儿时但凡听说社会主义天堂苏联的时候,总会提到黑海的疗养胜地,脑子里想象着一副阳光灿烂的美好景象。记得当年的赫鲁晓夫就是在黑海度假时被远在莫斯科的同志们搞了政变,下台,所以一直以为黑海是苏联内海。这次认真看了下地图,才明白原来黑海边上有7-8个国家,当然不少是前苏联,但也有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些和前苏联不相干的国家。
到达海滨时,已是黄昏,却赶上一场年度狂欢节日,“黑海沿岸国家帆船节(Black Sea Tall Ships Regatta 2016)”,海边上停着各色大小帆船。这个节一过五天,每日黄昏有一场盛装游行,各国参赛队伍装扮成各种角色,敲锣打鼓走过海边大道,很是热闹。最多的是穿着老式海魂衫,奏着军乐的队伍,一些老当益壮的水手行走其间,当然也有海盗海怪,别出心裁的打扮,玩顽童一伙跟着队伍拼命拍照,嗨起来时也跟着大呼小叫。
节日街头
帆船节游行
俄罗斯海军
街头合影
帆船节大party
黑海的夏季很短,十月初已是初冬季节,但今年的气候特殊,没有冷的感觉,海风吹着也很舒适。远远看去,几艘色彩鲜艳的帆船浮在海面,夕阳下格外耀眼。海里的浪有点高,但仍旧有人游泳,只是寥寥散散,估计海水已有寒意。无离头起初有点犹豫是否下海,但转念一想,既然到了,怎么地也要尝试一下这黑海的海水是咸是苦吧,于是跃了进去,朝着浪头冲了几回,算是体会了一个儿时的想象。
深秋的海滩酒吧,有点凉
黑海边帆影
黑海下水
岸边的大帆船放开让人参观,走到近处,才能感觉到船的巨大,挂满绳索的桅杆直指天空。记得在海盗电影里看到过桅杆上站满了海盗,很潇洒的样子。但真站在船上,抬头瞄瞄几十米高的桅杆,心想当海盗还是要有点胆量的。
岸边的酒吧里海鲜很地道,几个人要了一桌子,以为吃不了,没想到最后全下去了,满意而归。
各色帆船
桅杆林立
船首
小雷今日代理船长
当年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