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旅(9):锡比乌(罗)

第九天:2016-10-6,周四,雨,蒂米什瓦拉– 锡比乌(Sibiu)


离开蒂米什瓦拉,开始自西向东的旅程,下一个城市是锡比乌,似乎在哪听说过这个名字,一时想不起来。地图上看看,锡比乌在著名的碦尔巴阡山北面,离最高峰不远,是属于特伦西瓦尼亚地区,一次大战前还是奥匈帝国领地,归哈布斯堡王朝,当年有很多德国日耳曼人,后来慢慢都走了,如今只有几千人。


早起天就下雨,好在是开车上路,雨不雨的无所谓。路上似乎也没太多风景,只有一些酒庄。


Recas 酒庄


一路天雨,阴霾霾的开到了Recas酒庄,号称是罗马尼亚极品,当年的御用酒庄。如今种了不同品种的葡萄,酿各种酒。能排上名次的陈年好酒藏在地窖里,恒温恒湿,轻易不让人进去。赵总想买些带走,不卖!原来每瓶酒都有主人,买了后寄存在这,关键时来取几瓶。后来说只卖10年以内的酒,还不带商标,爱信不信,牛着呢。想问一下能否买两箱给寄到中国,对不起,没这服务,自个儿扛着吧。得,免了,太麻烦!最后京生和赵总各买了几瓶塞包里了,酒庄还给送了几瓶品尝。行,够剩下几天大家在酒店里喝一通了。


葡萄园


园内


橡木桶


展示


储藏


酒庄内


各地经销商


Densus教堂


Densus教堂据说是罗马尼亚最古老的教堂,最早建于13世纪左右,是用附近一座毁弃城堡的石头建成,起初只是一个小核心,后来加修外廓,被毁,如今是一片遗迹样子,但仍可使用。里面陈列了许多当地村民的玻璃画,基本是各种基督像,色艳,很乡村。画面上多为村民想象中的基督形象,大眼睛大胡子,有些还带着外星人风采。在这么个偏远的地方,村民们好像没太多想象力,艺术也就围着宗教。


教堂残迹


石头教堂全貌


残骸


玻璃画


圣人画像,照着二大妈样子来


乡村画,摘苹果女孩


基督蒙难,旁边全是街坊


乡村画,士兵


锡比乌


锡比乌当年主要是撒克逊人,从德国移民来,所以如今的城市还有很多撒克逊特点,房屋外表简单,但整齐划一,沿街每户人家房子连成一气,形成堡垒似建筑。各家的实力可以通过门脸宽度来判断,原来当初收获的产物都由马车拉回家里,富人家的马车高大宽敞,所以要个大门才能进出,小户人家自然就窄门窄道。


德式建筑


街道拐角


罗马尼亚的城市似乎都喜欢修广场,锡比乌也一样,主要由两个广场组成,当年就是两个大集市,一个大广场交易农产品,另一个小广场交易其他手工艺品,衣帽鞋袜到铁器银器,什么都有。两个广场由两栋城门似的高塔隔开,是当年的税务所,好像还有武装保护,原来到广场做生意是要交钱的,当然也就有人维持秩序,讲个买卖公平之类,算是保护费。广场四面的房顶上很有特点,像长着眼睛,其实是一种窗户,功能如同碉堡的枪眼。据说当年住户都有乡丁护院,一旦有土匪闹事或异族攻击,家家户户都成了战士,从上往下开火。可见当初一定是战乱不断,全民皆兵。


瞭望塔


带眼睛的房顶


广场


桥上


”杨柳青“年画风采


城市修得有模有样,城内还有条小河,上面架了座桥,有个奇怪的名字:“骗子桥(Liar’s Bridge)”。原来当初在桥边住着个渔夫,这位老兄大概是运气太差或是手艺不行,一辈子没打到过像样的大鱼,受了刺激,得了幻想症,每天就在家门口的桥上张开双臂不停比划,见人就说:“我打过这么大这么大的鱼”,把两胳膊展到最大。时间一长,大家烦了,但又赶不走他,有人就拿出一副手铐把他拷了,不让他比划。没想到这老兄还挺有招,胳膊展不开了,就用拇指和食指比划成两个圆圈,嘴里叨叨:“我打的鱼的眼睛有这么大这么大!” 让大家去发挥想象。天长日久,这老兄的事迹也不径而走,大家都知道这桥上有个“骗子”,顺便把桥就叫做“骗子桥”。


“骗子”桥头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