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离头日志
第七天,2023-11-15,周三,晴,伯立兹 – 危地马拉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参观玛雅遗址,之后将开车进入危地马拉。伯立兹据说有世界上最多的玛雅遗址,我们要去的是其中之一,卡哈帕奇(Cahal Pech)遗址。
伯立兹卡哈帕奇玛雅遗址
玛雅遗址
如今总共四十万人口的伯立兹,历史上到底有过多少玛雅人,一直是个未知数,有说几千的,也有说几十万的。但无论如何,对于伯立兹是玛雅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没有什么分歧,光是发掘出来的遗址就可以证明。我们今天来到的卡哈帕奇遗址,是个中等规模的居住点,约建于公元400年,后来被使用了几百年,再后来,与许多其他遗址一样,莫名其妙地被抛弃了,当时的原住民也没了踪影。考古学家前赴后继了好几代人,一直也没弄清楚原因。无离头也心下纳闷,这么大件事,发生在这么大范围内,从北美的墨西哥,到南美的秘鲁,还包括中美这一串地点,到处是被抛弃的遗址,这到底发生了什么?玛雅文化不是有文字吗,难道就没有好事者给记录下来?还别说,到今天为止,还真就没有一个能让人信服的说法。
玛雅祭坛
卡哈帕奇玛雅遗址虽然是个住人的居所,但核心区域仍是个祭祀场,这从建筑形式上大概也能猜出来。当年的玛雅是用活人祭神,而牺牲的选择却有一套特殊程序。简单说来就类似今天的体育比赛,先选拔运动员,然后打比赛。比赛内容类似一种球赛,先用兽皮或藤条编织一个球,再用石头建造一个特殊球场,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平面球场,而是一个梯形建筑。比赛规则也很简单,两边队员不能让球落地,大概有点像今天的排球,球落地就输。
具体如何比赛,今天已不可考,但有一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就是谁最后被用来作为牺牲供给神了。是胜的一方,还是败的一方?这个问题对今天的人来说似乎很简单,当然输的一方被拿来祭神了,不然还比个什么赛啊?但导游奥斯卡却有着不同解释,说是赢的一方被当作了牺牲,因为给神的祭品必须是最优秀的,所以胜者成了牺牲,听着也有点道理。但这说法许多人不认,我们在另外的玛雅遗址就听说了相反的解释,这似乎又是个历史之谜。
虽然用比赛的英雄运动员祭神有点犯傻,但玛雅文化在许多方面的确有着特殊的神奇,特别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有着很高的道行。无离头以为这些文化能力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如今仍存在的玛雅建筑,其壮观程度很难想象是几千年前设计搭建的。
导游奥斯卡
玛雅拱形门道
玛雅可可茶
离开遗址,来到一个小村,居民全是玛雅后裔,一看长相就能判断出来。因为中美洲一带产可可,所以玛雅人几千年来就知道如何加工可可豆。今天内容就是参观玛雅人如何把可可豆做成可可粉,继续加工可能就是巧克力粉了。无离头记得当年在南美时曾参观过一个巧克力工场,是把巧克力粉做成各种口味巧克力。今天的内容是更上面一个环节,如何把可可豆加工成巧克力粉。
玛雅文化课程
可可果
玛雅的工具很原始,还没到石磨的水平,基本是靠一根擀面杖样的棍子来把可可豆碾成粉末。据说当年玛雅人整天把可可粉当茶喝,还放上一些调料,估计有点蒙古奶茶的意思。
大家上手试了几下制作过程,基本是个体力活,没太多技巧,比包饺子擀皮容易。
擀可可豆
你得这样擀
可可茶制作
绿蜥蜴园
伯立兹的森林中有不少大蜥蜴,色绿,所以称之为绿蜥蜴,学名大概叫绿鬣蜥。途中来到一座蜥蜴园,严格说来是蜥蜴保护园,里面住着一些受伤或被遗弃的绿蜥蜴。
绿蜥蜴个头不小,连头带尾估计小一米长,但基本食素,不具有攻击性,所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宠物。当然,宠物也有丢失或被遗弃,如同狗和猫,所以这里收容了不少无家可归的绿蜥蜴。
蜥蜴园
未成年绿蜥蜴baby
其实绿蜥蜴在幼时才是真正的绿色,通体纯绿,长大了反而变红变棕。园子里有不少颜色各异的蜥蜴,大家可以抱起拍照。
中美洲其实还有许多有灵性的小动物,在玛雅遗址里也见到一些。从长得十分夸张的大嘴鸟到贼头贼脑且活蹦乱跳的小浣熊,奥斯卡说那其实不是浣熊,但是它们家亲戚。
途中遇见
入境危地马拉
伯立兹和危地马拉陆地相接,奥斯卡将我们送到边境线,没想到入关时又给拦下了。原来昨天在伯立兹刚办的危地马拉签证是纸质的,海关说如今已不用了,要电子版的。这上哪去搞啊?后来海关几个资深官员在办公室里交头接耳了半天,总算放行。据说是电话请示了外交部,还和伯立兹使馆认真核对了几份签证,没有造假嫌疑,才勉强过关,还告诉我们下不为例。无离头心下暗想,谁还下次来啊!
危地马拉导游早已在边界等候。导游是个玛雅后裔,五短身材,但结结实实,叫阿尔伯特,说可以叫他“阿尔伯”。阿尔伯是个见过世面的玛雅人,曾在加拿大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