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四国(4):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

无离头日志

第七天,2024-5-20,周一,晴,希瓦 – 布哈拉


今天飞布哈拉,另一个古代都城,秀丽送我们到机场。航程很短,50分钟,一路顺利。机上的广告片很有新意,用上了许多今古穿越的镜头,看了让人捧腹大笑,在极度轻松的气氛中,把航空安全连带注意事项,全灌输给了乘客,忍不住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布哈拉飞机.JPG

飞布哈拉


布哈拉今古穿越.JPG

今古穿越 - 此地不可吸烟


布哈拉穿越安全带.JPG

骆驼不稳,请系安全带



到达布哈拉,当地导游巴布尔来接,上车后闲聊。巴布尔是乌兹别克人,快30了,能说一口流利汉语,原来是学中文的,还在中国大连留学,读研究生。2019年毕业,赶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回到乌兹别克斯坦,后来从他同学那里听说了不少关于封城封路停航班的故事,直庆幸他跑得快。巴布尔说话办事温文尔雅,一副君子风度,大家一见面就觉得舒适对路。


布哈拉(Buxoro/Bukhara)


在中亚的历史名城里,乌兹别克斯坦至少占了仨,即我们刚去过的“希瓦”,以及现在的“布哈拉”,和将要去的“撒马尔罕”,大概对应着当年三个汗国的都城。


中亚的历史很复杂,早期主要是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自从蒙古的成吉思汗打过来后,就基本上成了他们家的事了,所谓黄金家族。先是几个儿子把大块地儿给分了,后来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们及他们的亲戚朋友里面,又出了几个狠人,建了许多汗国,最出名的有帖木儿王朝,说起来也算是成吉思汗他们家的女婿。帖木儿王朝最盛时不仅把整个中亚占了,顺带着把西亚,南亚,以及东欧一部分都并了,还差点和中国明朝的朱棣干一架。后来因为帖木儿在征途中突然死去,这场世界大战没打起来。如今还有许多史家猜测,如果真打,不知今天的亚洲会是什么样。帖木儿虽然是个战神,但明成祖朱棣也不是吃素的,当年靠了“靖难之役”,用武力夺取天下,风头正健,如爆发战争,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话扯得有点远,还是回到布哈拉。布哈拉的历史很长,据说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期间有过不少统治者,最厉害的大概还要算帖木儿。但到了帖木儿王朝末期,又出了个猛人昔班尼,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是他灭了帖木儿王朝,建立了布哈拉王朝,延续了小三百年。


布哈拉战争.JPG

战争创伤


雅克城堡


雅克城堡在布哈拉古城内,属于历代布哈拉统治者的宫殿,从公元前就有。今天看到的古城应该是16世纪之后的内容了,不过大多也是经过复建的。和希瓦城类似,布哈拉的最后一次战争也发生在苏联红军和当地汗国之间,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苏军胜,布哈拉汗国灭亡。


布哈拉城堡.JPG

雅克城堡


布哈拉经学院.jpg

布哈拉经学院


布哈拉经学院内.JPG

手抄可兰经


布哈拉城堡2.jpg

布哈拉堡


进了雅克城堡,满眼又是伊斯兰建筑,少不了宫殿,经学院,清真寺这老三样。当然这里因为是汗王一家居住的地方,以宫殿为主。由于历代汗王都是穆斯林,所以根据教义可以有四个老婆,因此王宫里一溜排开四个套房,每个老婆一套。进去一看,其实挺简单,王后或者王妃的寝室里除了一张大地毯和几床被子,其他几乎没有任何家具。白天王后们无所事事,有勤快的自己弄点家务,其实也没什么可做,因为房间里太空荡了。晚上就看大王心情了,被召唤了,就到汗王的房间里睡觉,因为那里有张床。不然就睡在地毯上,怪冷清的。


布哈拉汗王主卧.jpg

布哈拉汗王主卧


布哈拉汗后卧室.jpg

布哈拉王后卧室,空空如也


如今的王宫里为了搞旅游,搭了个模拟王座,功能类似于中国的金銮宝殿,让游客穿上大汗的长袍,手拿一把五尺剑,摆个架势照相。无离头上去试了一把。别说,穿上汗袍,戴顶汗帽,手握宝剑,往王座一戳,立刻让人生出点“朕坐江山”的豪气。正琢磨着摆个什么pose,旁边一个不知哪国来的游客,看咱们一伙以为是蒙古人,就用英语带头喊了一句,“成吉思汗”,于是无离头也高举宝剑大吼一声,“成吉思汗在此!”


宝座.jpg

汗坐江山



夏宫


夏宫在布哈拉城北边,是布哈拉最后一个汗王的行宫,当然是夏天用的。布哈拉的夏天还是挺热的,当年选择哪块地方来建清凉避暑的夏宫是个问题,因为缺乏科学工具来测定各个备选点的平均温度。于是“科学家”们想出一个妙计,在城的东南西北各个方位都悬一块新鲜羊肉,看哪块羊肉最长时间不腐烂,那里一定温度最低。好主意!最后夏宫选在了北门外。


夏宫大门.JPG

羊肉决定的夏宫正门


布哈拉夏宫门前.jpg

宫门外


进了夏宫,如同一个大花园,里面的建筑和布置明显和其他穆斯林风格不同,有更多欧洲色彩。一间会客厅四面都是玻璃窗,院子里的花卉抬头可见,明媚宜人,与幽暗为主的穆斯林宫殿大异其趣。院子里养了许多孔雀,一架葡萄藤横在路上,遮出一片绿荫。在绿荫道的尽头,有一栋二层小楼,是汗王一家的住房。正打算进去窥探一下,被告知时间太晚,已关门。巴布尔和管事的商量,说我们是从遥远的中国来,能否通融一下,回答也很干脆,没门。大家都有点遗憾,就给自己找点理由,硬说“遗憾”也是旅游的一种乐趣。不过最后经过巴布尔的努力,同意明天一早来,给我们准点开门,而且今天的门票仍旧有效。遗憾转瞬变成了皆大欢喜,好像得到了额外便宜似的。


夏宫迎客厅.JPG

石膏模板厅


夏宫玻璃房.JPG

东西合璧会客厅


布哈拉美女.jpg

宫内美人


布哈拉美女2.jpg

布哈拉美女


民族歌舞


晚上来到布哈拉城,安排了一场民族歌舞,在餐厅里,边吃边看。节目水平和预想中差不多,非常一般,基本就是几个汉子弹着冬不拉类似的乐器,围着一个穿红衣的女舞者,边歌边舞,同时邀请游客加入。舞者的技艺不错,但身材长相就很难恭维了。其实此地遍地美女,难道就没几个能歌善舞的吗?


布哈拉舞蹈.jpg

民族舞蹈


布哈拉歌舞.jpg


不过这点小遗憾很快就被夜色下的布哈拉景色给淹没了。从餐厅平台看出去,灯光下的清真寺,宣礼塔,经学院美轮美奂。


布哈拉夜色.jpg

布哈拉夜色


希瓦夜色2.JPG

布哈拉广场


布哈拉之夜.JPG


布哈拉广场夜景.JPG

布哈拉宣礼塔


第八天,2024-5-21,周二,晴,布哈拉(Bukhara)- 撒马尔罕(Samarkand)


一早起来,还惦记着昨天未完成的夏宫参观,急急去了,想搞清楚一下汗王他们一家到底如何过日子。宫殿的管理者很讲信用,一早就把汗王寝室的大门打开。可进去一看,大失所望,原来当年的行宫早已被改造的面目全非,没一点真东西,甚至没一点假东西,只有一栋空空如也的楼房,展出些与行宫完全不相干的内容。其实你哪怕放几件仿制的桌椅板凳也行啊,好歹让慕名参观者大致想象一下当年汗王的生活呀!但是没有,真没有!


夏宫内.jpg

夏宫展览馆


阿凡提水池(Lyabi-Hauz)


出了夏宫,巴布尔带着我们来到一潭池水边,原来是个休闲广场,也是布哈拉一个历史景点。布哈拉缺水,这池水是当年布哈拉城的主要饮用水。城里百姓原先要到城外远处运水回家,颇不容易。不知那一代汗王做好事,修了这么个水池,布哈拉居民就到这儿提水。


因为水池的缘故,附近的商业也跟着发达起来。沿着水池一圈,有许多商店,露天餐厅一个连着一个。池边还有个老头骑毛驴的铜像,近前一看,原来是阿凡提。阿凡提的故事在中国也流传很广,只记得是个聪明的小老头,专门和有钱的巴依(地主)过不去,但从来没弄清楚是哪国老头。


阿凡提.jpg

阿凡提


阿凡提2.jpg


阿凡提京生陈新.jpg


阿凡提广场骆驼队.JPG

阿凡提广场骆驼队



导游巴布尔


离开布哈拉,车往撒马尔罕去,巴布尔说要途经他的老家,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去看看,众人说好。


巴布尔的老家是个乡村,家里还有他的父亲和伯父。巴布尔的爷爷曾打过二战,他的父亲在苏联时期也当过兵,驻扎在乌克兰,复员后回来继续务农,主要以畜牧为主。巴布尔出生在这里,从小是个乡村学霸,后来考上了类似中国清北的大学,毕业后又到中国留学,回来后在大城市撒马尔罕有份工作,娶了个上大学的太太,目前住在撒马尔罕。在和巴布尔一家的言谈中,可以感觉到巴布尔是当地十里八乡的骄傲。巴布尔目前的最大愿望是在家乡办一所国际学校,让乌兹别克斯坦的年青一代尽快和世界同步。这事已经不是简单说说了,听口气,各项程序已经启动,还希望我们能介绍些专业人材。


巴布尔和父亲.jpg

巴布尔和退役老兵父亲


巴布尔一家非常好客,我们只待一会儿,就给准备了一大桌吃食,他的父母还一个劲让我们多吃,很有点中国农村大家庭的感觉。据巴布尔说,当地穆斯林家庭很团结,相互帮忙,而且是根据教义必须的。以前常听说穆斯林一生必须要到圣地麦加一次。但其实他们的教义里说得是,作为一个穆斯林,首先要想法自立,然后帮助你身边有困难的亲戚朋友,在这基础之上,如还有余力,才去朝拜麦加,这一点让我们对穆斯林有了新的认识。


巴布尔一家.JPG

巴布尔一家


巴布尔老家快吃.jpg

别客气,多吃点


巴布尔侄女.jpg

巴布尔侄女


巴布尔家庭院.jpg

农家庭院



撒马尔罕


傍晚来到撒马尔罕,直奔中央广场,说是晚上有灯光秀。时间还早,于是闲逛打发时间。抬头看去,撒马尔罕和前面看过的希瓦城,布哈拉城都差不多,到处是高大的伊斯兰建筑,看多了有点审美疲劳。于是也不打算等天黑后的灯光秀,都回酒店歇着了。


撒马尔罕广场.jpg

撒马尔罕城市广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