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离头日志:2018-8-10 2018-8-26
北欧五国行
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
北极冰川
北欧所处的地理位子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以两个称呼经常互相替代。网上查了一下,这“斯堪的纳维亚”来源于条顿语,意思是“黑暗”,所以正式翻译可能是“黑暗大陆”,原因是由于这块大陆纬度高,冬天漫漫长夜一过就是好几个月,不分昼夜,一片黑暗,唯一的光亮就靠火柴蜡烛之类,有点惨。这次哈哈童一伙召集了十多人选在夏末出游这片土地,一方面避开长夜,另外也领略一下不夜天的“极昼”景象。
这次出行的最初打算是游北极,可北极这概念特别含混,除了极点,到底哪算北极,大家都是满脑子糨糊,谁也说不清,于是干脆凭感觉把北欧大陆的几个国家都溜一圈。先让旅行社搞了个计划,如同往常一样,又弄成了几拨人马,各自出发,途中时分时聚,最远走过了北纬80度,离极点还差1100公里,但正儿八经算是北极核心地带了。途中见到不少极地居民:北极熊、驯鹿、海象等,当然还有不少维京海盗传人。顺便搞明白了一些北欧历史故事,弄清楚了几个斯堪的纳维亚地理概念,也算是收获颇丰。
音乐气质的海盗船
北欧印象
如今的北欧五国,文明史很有限,公元1000年以前,除了盛产海盗,似乎没有太多可以炫耀的内容。后来形成了几个国家,也是分分合合,其中瑞典和丹麦还曾有过称霸整个北欧,与欧洲其它列强并列霸主的荣光。国土比今天大上许多,当然如今都不提当年勇了。但1000多年来,从海盗营生到后来的工业制造以及油田开发,攒了些家底,至今在世界上都算富豪。到了二战之后,社会主义思潮泛滥,高税收高福利,大家比着看谁的待遇好,于是社会安定,男女平等,除了气候干冷,冬天黑夜漫长,抑郁症自杀的多点,其他倒是一片祥和,成了不少国家的楷模。
第一天:2018-8-10,周五,晴-阴-雨,北京 – 赫尔辛基
北京到芬兰赫尔辛基,8小时,不算长。这次订了芬兰航空,从未坐过,登机第一印象是空中小姐。不仅是因为人漂亮,而且一身黑色长裙,配上一圈白色领子,猛一抬头,以为撞上了一群修女嬷嬷。不过这些“修女”大多为北欧血统,高大威猛,在机舱小小过道里穿行,有点顶天立地的感觉,估计关键时刻制服歹徒应该不是问题。但不时看着身边一帮嬷嬷不停地给端茶送水,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嬷嬷空姐
飞机在赫尔辛基的万塔机场降落,天空有点阴沉,尽管还是夏天,却有些萧肃的感觉,路边的林木已带点倦意,颜色发暗。按说目前还是北欧夏季尾巴,白天依旧很长,但阳光却很吝啬,似乎总藏在云彩后面,给人不痛快的感觉,这种不死不活的天气,据说是抑郁症高发的主因,想想也有道理。
一路上导游介绍了一些芬兰情况,原来还是个挺强的工业国,曾经一统手机天下的诺基亚算是代表,可惜如今风头已过。但据说芬兰的造船业,特别是破冰船,仍占了全球产能的百分之八十,世界第一,这大概和他的地理位子靠近北极有关。
西贝柳斯纪念公园(赫尔辛基@芬兰)
还有半天时间游览,看几个景点,先来到西贝柳斯公园。赫尔辛基紧靠着波罗的海,大作曲家西贝柳斯的纪念广场就在波罗的海岸边,是在一片开阔地上竖着一排巨大的管风琴样的不锈钢雕塑,据说是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边上还有个西贝柳斯的头像,悬在一块石头顶上,有点愤怒地看着来参观他的人,似乎不太高兴,不知是否因为有太多人来骚扰,照相照烦了。哈哈童一伙可管不着这些,高高兴兴地爬在作曲家身边合影。回来翻翻西贝柳斯的作品,最关键的成名曲是“芬兰颂”,好像听过,没印象了。不过让无离头记住这作曲家的原因更多是他名字本身,西贝柳斯,听着就很有点艺术范儿。
西贝柳斯公园音乐雕塑
哈哈童来了
愤怒的西贝柳斯
不高兴也要与你合影
波罗的海
岩石教堂(赫尔辛基@芬兰)
来到赫尔辛基的一座教堂,被称作岩石教堂,但不是在岩石里凿出来的,而是用岩石堆出来的,外边没有任何象征教堂的尖顶或洋葱头塔楼的东西,几乎看不出教堂痕迹,更像是个石头地堡。教堂是属于基督教三大门派中的新教,又称路德新教,其风格是以简约为特征,不像天主教和东正教那么繁复,但这个新教教堂也太简约了,简到连十字架都省了,放眼看去,没一样和宗教相关的法器或装饰,也不见耶稣基督的影子,如不特别说明,还以为是个岩石音乐厅呢。据说大厅的音响效果特别好,所以举办音乐会的日子比做礼拜更加频繁。我们到的时候,正赶上一个当地不知名乐队排练,大概是晚上有演出,一伙不知业余还是专业的乐手很认真地演练,哈哈童一伙混在人群里很认真地听了一会。据郭珊大姐判断,水平还行,起码音响效果不错。导游说若干年前江泽民曾来过,据说还秀了一把钢琴。
岩石教堂入口
教堂内
排练
评头论足
闹市里的静教堂(赫尔辛基@芬兰)
回到热闹的市中心,目的是看一座很著名的号称十分安静的教堂,想象不出是什么样一个场景。等到了地方,原来是在一片商场超市边上,有一个特殊木制房屋,不大,形状不规则,像个现代艺术建筑,外边没有任何教堂特征,很难把它和一个教堂概念联在一起。走到里面,才体会到为何称为静默堂,只见不规则木屋里一片死寂,可能是用了隔音材料,外面的噪音,包括不远处的中央车站的扰动完全被隔离开去。堂内空空,几把木凳,再有就是一盏青灯陪着一个孤吊吊的十字架,更显安静,安静的让人生出敬畏感,也许这就是设计者的用意。教堂的正式名称翻译过来大概是“糠皮静默堂(Kamppi Chapel of Silence)”,当然这和吃糠咽菜的联想没啥关系。
静默堂前
静默堂内
静默教堂路边
海港酒店(赫尔辛基@芬兰)
晚上安排的酒店在赫尔辛基一个港口边上,大概是四星,但门前实在冷落,沿着岸边码头找餐馆,居然没一家像样的,好容易看到一个有点人气的门脸,进去一问,说是泰餐馆,总不能跑这么老远第一顿就是泰餐吧?于是退出。再往前,只有几家超市,欧洲文化泛滥,如此偏僻之地,却竖一巨雕像,是一个形象实在抱歉的光屁股男人当街撒尿,一道弧线从数米高处喷下,此时天上风起,阵雨斜扫,和雕像喷出的那道水相映成辉。雨逐渐转急,是经典北欧式的雨,时缓时疾,更增一分凄惨,于是急急跑回到酒店就餐。酒店内有个桑拿房,据说桑拿习俗是芬兰国宝之一,不论贫富,家家都修个桑拿,来了客人,饭可以不吃,酒可以不喝,桑拿澡堂却不能不进,甚至来了国宾,总统也要陪着进澡堂子,赤诚相对一把。酒店地处偏僻,周围无处可以消遣,于是大家纷纷桑拿。京生老管在酒店门前发现免费单车,于是沿海滩溜了一圈,群里晒几张照片,很是潇洒,算是发现酒店一个亮点。晚饭加桑拿,结束时已近晚上11点,天空依旧泛白,一直是种黄昏感。其实这个黄昏从下午4、5点钟就开始了,总也结束不了,等的人直着急。先睡了。
海滩脚踏车
超市前外星人不雅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