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
由于时差,早早醒来,阳光明媚,天气不错。昨晚到底是几点黑得天没注意,但凌晨三、四点钟天好像就亮了。
乌斯别斯基大教堂(Uspensky Cathedral)
上午先去了一座教堂,乌斯别斯基大教堂(Uspensky Cathedral),据称是北欧最大东正教堂,建于19世纪60年代,从名字看应该是俄国人建的。教堂造型繁复,红砖绿顶金十字,教科书似地规范严谨,上面共13个洋葱顶,一大十二小,据说代表耶稣基督和他的12门徒。
教堂所处的位子在一个高坡处,天青气爽,可以远眺波罗的海和赫尔辛基城,还能看到远处另一座地标似教堂在阳光下矗立,景色不错。赶上周末,教堂有活动,只在外面看了一下。
乌斯别斯基东正教堂
远眺赫尔辛基大教堂
赫尔辛基大教堂和议会广场
接下来到了赫尔辛基的繁华之地,靠着波罗的海的一条街道,路边上议会大厦,总统府,市政厅、最高法等衙门一路排过去,有点北京长安街的意思,但规模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路的尽头是一个游人聚集的广场 - 议会广场。广场的一边是赫尔辛基大学,另一边是一座气势恢宏的路德教教堂,一片白色建筑配着雅雅的绿色拱顶,庄严中带点清新,是赫尔辛基地标建筑。广场上竖着一座雕像,是俄国的一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芬兰对俄国的心态有点奇特,虽然沙俄也是从外面来的统治者,但比起前任瑞典,沙皇给了芬兰较多自治权,并承认芬兰作为一个大公国存在,尽管这大公是俄罗斯派来的,但比起瑞典当初直接把芬兰看作自个儿的地盘,一点自治权没有要强点。所以芬兰人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立个功德碑。放眼看去,阳光下的教堂和熙熙攘攘的游人很衬出一副北欧的街景。
赫尔辛基大教堂前亚历山大二世像
赫尔辛基大教堂
离广场不愿,靠着海边还有一片集市,小商小贩一字摊开,卖什么的都有,其中水果蔬菜不少。碰上个卖土豆的小伙子,高高帅帅,一副北欧模样,不料张口却是地道的普通话:“哥们,您来点土豆?咱芬兰的土豆特别好吃!” 无离头看着旁边筐里一堆个头小不零点的土豆,以为这哥们在胡诌,但一问,原来这芬兰土豆还真有名。估计有不少中国买家,小贩都会说中文了。
自由市场
著名的芬兰小土豆
国家美术馆(赫尔辛基@芬兰)
芬兰国家美术馆的建筑很古典,也很气势。里面主要是芬兰艺术家的作品,似乎没有什么著名藏品,大致看了一圈,没什么印象。回来后百度一把,发现里面其实还有不少名人作品,包括莫奈、高更等,但不知藏在什么位子,加上时间匆匆,没认真看,都跳过了,当然也可能从眼前飘过也没认出来,和没看一样,遗憾!根据介绍,美术馆其实有不短的历史,19世纪就开始经营,当时中国还是大清朝,好像还没听说有国家美术馆一说,宝贝大概都在皇帝老儿的故宫里。
国家美术馆
美术馆一角
商业街(赫尔辛基)
下午还有时间,来到商业城区,周末,看上去还算热闹,因为没什么目的,一伙人瞎逛。不知谁说起芬兰的玻璃制品出名,于是来到一家Iittala旗舰店,据说是著名品牌,有几个能说中国话的售货员,看来又是一家中国主顾不少的商店。旗舰店里有着今年最新最时尚的产品,当然都是售货员说的,在无离头看来就是些玻璃做的杯子、瓶子。
玻璃店
展示
商业区挺大,有好几条纵横交错的步行街,路边多为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的著名品牌,没太多新鲜感。不过这儿的人大概对音乐偏好,街头有好几拨乐队占着道路演出,透着点随兴。更多是各种餐厅和咖啡馆,座位都摆到外边,客人在阳光下品酒喝咖啡,看着很舒适、很欧洲的样子,本想找个好座位也在阳光下欧洲一把,不料瞎转了几个商店把时间都耗完了,没来得及坐下。
路边咖啡
街头乐队
音乐会听众
街头见闻
古城图尔库
城堡和瑞典王室行宫
下午离开赫尔辛基,一路向西开往图尔库。沿途几乎都是森林,没有什么农田,芬兰农业不发达,除了天冷,土层也不行,两边破开的山坡下面都是石头,上面薄薄一层土,树木也长不大,大多为松类,没什么奇异树种
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城市,在瑞典统治时期也曾是首都,因为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隔海相望,将波罗的海的南北一分为二,算是个战略要地。打13世纪瑞典人来后就修城堡,功能有二,一是给瑞典王室作为行宫,二是作为军事要塞。瑞典统治了芬兰600年,几乎每个国王都要来图尔库城堡住住,高兴了还留点痕迹,所以城堡也越修越大,还几经毁坏重建,如今是博物馆,存了不少瑞典和芬兰的历史见证。
图尔库城堡的印象是结实耐用,没什么豪华装饰,外墙基本是粗糙的岩石,看上去很敦实,里面曲里拐弯,通道上上下下,军事堡垒的作用明显大于王宫功能。也难为了当年的瑞典国王,每天从卧室到办公的房间都要爬上爬下,穿过迷宫似的过道,一不留神可能就迷路了。
图尔库城堡
话说城堡历史
城堡内
今天独立的芬兰历史其实很短,之前主要是由瑞典和俄罗斯来当家,算个附属国吧,王爷都不是自个的。其中瑞典统治了600年,俄罗斯搞了100多年。大概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满打满算也就100年出头,但这中间还夹杂着二战前和苏联打仗,又加入德国阵营,成了战败国,无法给自己当家的年头,所以没什么可炫耀的,城堡里的展览基本就是瑞典国王当年的一些故事。
历代瑞典国王故事
图尔库大教堂(Turku Cathedral)
和王宫城堡大约同时建立的还有图尔库大教堂。这是芬兰路德教的主教堂,因此意义非凡,除了埋有芬兰的路德教大主教,还有一个瑞典的国王葬在里面,好像是这位国王仁兄特别喜欢图尔库的行宫和环境。
图尔库大教堂
手工业作坊(图尔库@芬兰)
本安排参观图尔库一个手工业博物馆,但太晚,已经关门了,在外面瞄一眼。这其实是几百年前芬兰工匠的住地,大概算宿舍吧,低矮,木质。据说图尔库在20世纪20年代有过一场大火,把城内的木质建筑几乎全毁,唯有这几栋作坊,可能由于地势的缘故,躲过一劫,后来就被保存下来,当作博物馆,如今变为招揽游客的福地,平时有一些妆模作样的“手工艺人”在这里干活,做个面包,摊个烙饼之类,今天晚了,都下班了,没看着。
手工作坊遗址
旁边紧挨着是一个当地露天剧场,正是开场时分,市民纷纷买票进场,一副休闲生活图画。正在我们探头探脑时,一个当地妇女很热心地主动过来打招呼,给我们解说是什么演出,并告诉说是今年最后一场,想看抓紧,可惜我们要赶八点的轮船去瑞典,现在已经六点,作罢。不然,加入一场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倒是个不错的体验。
售票亭
跨海航渡
从芬兰图尔库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要穿过波罗的海,游船一夜航程。晚上八点上船,第二天清早到,原以为整个航程是黑天,但实际却一路都没有真正黑夜,波罗的海的景色随时可见。航渡船是两国间的主要交通工具,但也是一种邮轮,所以设计很舒适,还有几个餐厅。来到一个海鲜厅,已有不少客人,衣冠楚楚,边吃边看岸上风景,按说出了外海应该没什么可看,但目力所及之处,似乎都是岛屿,近的只有数十米,不少岛屿上还有人工建筑,仿佛在游千岛湖,很是奇怪。后察看地图,原来这条航线是波罗的海上一个特殊的地方,芬兰到瑞典的整个海面几乎布满了大小岛屿,航船就在岛屿间穿行,一路不绝,不像是在海上航行。因为是跨国的游船,船上商品免税,据说有不少乘客的主要目的就是买免税品,有点咱们“代购”的意思,不过他们好像是自个儿用为主。各种酒类可能是重要免税目标,因为两国都是免费医疗,酒鬼多了容易出问题,国家医疗费用增加,所以都对酒精类饮料课高税。
船上的舱位两人一间,无窗,一个圆形的镜子做成舷窗摸样,让人止不住想探头看一眼外面,可每每只看到了自个儿的大头像。嘚了,别想了,睡吧。关灯后一片黑暗,船很平稳,隐隐的轮机声重复着单调的频率。
渡海游轮
游轮酒吧
舱内
波罗的海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