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 (Goteborg)
一早从斯德哥尔摩乘火车到哥德堡,自东向西横穿瑞典国土。火车时速大约能到200公里,据说是欧洲最快的一条线路,被称为高铁,和中国的高铁相去甚远,不仅在速度上,在舒适度和平稳度上也不可相提并论,人在车上站起来行走很是摇摇晃晃,晕。
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是一个海港城市,水陆码头发达,带动了城市。但城市的建筑有点呆板,据说象荷兰,应该是当年有不少亦商亦盗的荷兰船队经过,留下了烙印。
哥德堡
国王?海盗?
城市
从斯德哥尔摩过来的一路上天阴,到了哥德堡更是细雨霏霏。车站出来就到了市中心广场,很热闹,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旗漫天飞舞,标志着城里同性恋事业发达。似乎正赶上了一个欧洲同志大会的筹备活动,街头搭起了巨型舞台,还准备了许多临时厕所,标志非常有创意,除了通常的男厕、女厕外,还加一种非男非女的标牌,半边裙子,半边裤子,自己看着办吧。其实费劲半天搞那么全的标志纯粹是掩耳盗铃,真正的厕所部分就是个半遮半挡,什么男人女人中间人,大家一边方便,一边都能对面聊天,所谓厕所就和转个身当别人看不见差不多。这让无离头想起了当年在浙江下乡所见,公路边的厕所就是一堵矮墙,两边砌上一尺宽的砖头,一排大男人站上面集体放水,四面行人一抬眼就见春光乍泄。
同志活动专用车
彩虹旗高扬
第三类标志
海神波塞冬身旁的同志音乐会
在雨中走了几条街,没什么特别,两个歌手在一家酒吧门前唱着当地民歌,说不上好听,倒挺应景。不远处是王室行宫。瑞典至今亦是君主制,但国王也就是象征一下,没什么权利,国家是不要他们管的。但老百姓还挺愿意替国王他们家操心,现任国王古斯塔夫16世年轻时大概是个公子哥式的人物,在德国奥运会上认识了一个带位女孩,就是咱北京奥运会的举牌带路小姐,非要娶回来当王后,可因为女方是平民出身,又不是瑞典人,所以全国人民都不同意,偏偏这国王是个大情种,不要江山也要美人,差点酿成了现代版的温莎公爵。好在瑞典人不像英国人那么矫情,给了平民王后一个试用期,最后发现她是天生的王后坯子,精通多国语言,待人处事恰到好处,还把个花花哨哨的国王弄得规规矩矩,大概属于情商加智商都不低的女人,于是皆大欢喜,试用期后转正,如今好几十年过去了,国王王后仍旧过得不错。也许这种事也有遗传密码,如今的王储,大女儿维多利亚公主也搞了个差不多的故事,具体情节记不清了。有了上面老国王的榜样,估计瑞典老百姓也就不太着急国王他们家的婚姻大事了。
海事博物馆(哥德堡)
下午参观一个海事博物馆,就在海边,完全露天,所有展品都是真实的退役战舰,主要有两艘,一是驱逐舰,一是潜艇。因为天雨,爬上爬下还真有点困难,舰艇内部的狭小空间,加上曲里拐弯,要看全了还挺不容易。最可敬的是郭珊大姐,不但在驱逐舰上从鱼雷底舱爬到指挥塔顶,还在窄窄的潜艇里从小圆管的垂直扶梯里穿出,再在通讯舱里架势一摆,十分利索,不愧是当过兵的,丽雯的摄像记录了不少镜头。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甲板上一片湿滑,本来还有几艘舰船可参观,但都是无遮无挡,放弃。只有一艘很特别的船,矮矮扁扁,不知何用,看了下说明,原来是早期的监听船,可能是半潜在水下接受各种讯号。
退役战舰
驱逐舰
炮弹
鱼雷发射管
主炮
轮机兵
退役老兵
保证完成任务,开炮!
水兵
哥德堡在历史上也是个重工业的发源地,著名的沃尔沃公司就从这里开始。瑞典在近代历史上,一直采用中立国策略,所以两次世界大战都没受损,其实还发了点财,原因主要是卖军火,别人一掐架,他就两边卖军火。这沃尔沃公司,一般人印象中是卖汽车的,还被中国的吉利给收了,其实当年沃尔沃更多卖得是坦克、装甲车之类,因为皮实,很受欢迎,难怪后来沃尔沃汽车也是以安全牢靠不怕撞出名,那可是坦克出身啊!
除了沃尔沃,瑞典还有不少国际品牌,爱立信、伊莱克斯、ABB、哈苏相机等,加上卖家具的宜家和卖衣服的HM等,都在世界上名头很响,估计帮瑞典政府赚了不少钱,所以有本钱搞大锅饭,比社会主义还社会主义。为了鼓励生孩子,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一份国家俸禄,父母加一块还要休十四月产假,其中为了男女平等,父亲至少要休四个月假,在家带孩子,所以瑞典的男人据说都会带孩子,满大街也的确常见推着婴儿车或背着baby的男人。想想也是,四个月假期内无所事事,只好学习育儿了。瑞典的一个经典笑话是说外国游客看到满大街背着婴儿的男人,就问孩子的母亲哪去了?男人众口一词回答:都在公司开董事会呢,说明了此地女权高涨。就连王室都要男女平等,国王传位要给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所以下一个瑞典国王就是个女王,因为目前国王的老大是女孩。
根据介绍,哥德堡也号称是一个旅游城市,但实在没有什么刺激游客的兴奋点,加上当日阴雨,哈哈童一伙也是意趣阑珊。听说有个鱼市,可以晚餐,待近一看,原来主要卖些做好的成品,不是海鲜大餐的地儿,放弃。不过鱼市的建筑很有点特别,一排尖顶类似教堂,所以也称“鱼教堂”。接下去似乎没什么目标了,早早回酒店。
第六天:2018-8-15,周三,晴,哥德堡 - 马尔默 (瑞典)
马尔默(Malmo)在瑞典南部,与丹麦的哥本哈根隔着厄勒海峡对望。
先到了城中心,有些古建筑,欧洲到处可见。也有现代派的雕塑,在路边竖着,像是一串金属蘑菇,让人看不懂的同时也似乎说明着城市还在发展。中餐在一个有点古意的餐厅,吃的是当地厨艺,但内容全忘了。
街头
女骑警
马尔默
老餐厅门口
午后去厄勒海峡,车一直开到马尔默海边,停在一个地标建筑旁,是一栋纯白色楼房,大约有50-60层高,近200米,比起旁边的三四层高的楼房来,当然像个巨人了。但作为有名的地标,关键之处还不在它的色彩和高度,主要是它的造型,是扭上去的,被称为旋转楼房。其实房子本身并不能旋转,而是每一层楼都错开一个身位,远看像个旋转楼梯。
旋转大楼
海边新城
离旋转楼不远,就是厄勒海峡,海峡不算宽,24公里,但位子非常关键,因为它几乎是整个波罗的海通向大洋的唯一出口,如果没有这个海峡,波罗的海就只能算是个超级大湖,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也就只能在湖里游泳了。
放眼看去,海峡上一座桥把瑞典和丹麦连接起来,其实一半是桥,一半是海底隧道,这个设计有它道理,因为如果整个海峡用桥联上,大船就无法通过,相当于把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给断了。
马尔默海边没什么游客,只有几个晒太阳的人,穿着比基尼趴那,像是当地居民。海峡很开阔,也很安静,只有海风带起一些微浪拍岸。
厄勒海峡,远处隐隐约约是跨海大桥
厄勒海峡岸边
标配 - 私家游艇
马尔默城堡(瑞典)
马尔默由于地理位子关键,曾经修过几个城堡,一个比一个坚固,作用主要是守城。现在留下来的这座城堡被开辟成了城市博物馆,里面有些历史遗迹陈列。
城堡的入口还保留着防护的痕迹,一座桥梁架在护城河上,是进出城堡的唯一通道。瑞典人似乎喜欢红色建筑,好几个城市见到的古建筑似乎都用红砖修成,马尔默城堡也是一样,成片的红色城墙透出些厚重。
博物馆的内容有点杂乱,有些是历史照片,更多却是一些现代艺术和科技专题,和古堡应该不搭界。大概是因为此地曾是丹麦地界,历史文物也说不清楚,或没留下多少,找点现代内容充数。
城堡博物馆入口的唯一通道
城堡一角
历史老照片
护城河
古堡入口
海报
海边街景
马尔默的位子在瑞典南部,纬度稍低,但仍旧天长。傍晚来到街头,很是热闹,海边广场上一个乐队放着舞曲,街舞正劲,多为老年夫妇,曲调也传统,哈哈童加入其中,尽兴一番。之后见运河边有许多乐队演奏,曲风激烈,场下数百人跟着节奏摇摆,原来这才是年轻人的地方。
已是晚上十点,天总算有点暗了下来,运河边上灯光亮起,游人依旧熙熙攘攘,餐馆酒店客满,好容易找了个河边酒吧坐下,临风小酌,一天的旅途疲劳全消。河对岸是一个热热闹闹的游乐场,旁边一座小桥点缀些北欧风情,马尔默的夜晚印象不错。
马尔默街舞
马尔默街头
运河岸边
马尔默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