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2018-8-21,周二,多云,斯瓦尔巴群岛(挪威)
朗伊尔城(Longyearbyen)
斯瓦尔巴群岛面积很大,有六万多平方公里,比整个丹麦还大。群岛上形成了几个小城市,人口基本是以十位数到百位数计算,朗伊尔是最大的城市,也是群岛首府,人口接近2000,很繁华了!整个群岛唯一的机场就在朗伊尔,一天有几班飞机进出。当然也是最大的港口,邮轮货轮都从这儿出发。
朗伊尔城
Longyearbyen 雪山
北极地貌
欢迎来到北极熊家乡
我们的邮轮要到下午才登船,上午就安排了参观城市。北极的城市当然要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要去一个牧场,养狗的牧场。听习惯了牛场、羊场、马场之类,无离头一时没反应过来,“狗场,难道此地人因为天冷吃狗肉?”到了现场,恍然大悟,此地养狗是为拉车的,就是冬天的雪橇,现在还是夏天,雪橇狗无用武之地,就被当成旅游资源了,几十条西伯利亚“哈斯奇”对游客表示着友好,摇头晃脑,一幅自来熟。这里的“哈斯奇”已经不是纯种,多数是和格林兰的一种土狗交配的后代,样子不是特别漂亮,但据说很实用,拉雪橇十分卖力,同时也对人非常友好,不管生人熟人,见面都是朋友。在狗场里溜达,导游一再交待不可远离,原来附近曾出现过北极熊。导游身上都背着猎枪,若真赶上北极熊,不知是否有用。
哈士奇
狗场
雪橇
狗舍
狗拉雪橇
混种
你还敢咬我!
亲热
朗伊尔曾经是个煤矿城市,如今还有几个矿洞在开发,当然更多已经被废弃。当年为了容易描述这些矿坑,就统一编号,一号洞、二号洞、三号洞… 依次排列下去,顺便就把附近的山按照矿坑的编号叫做了一号山、二号山… 至今沿用,所以山都没名。
7号矿山
朗伊尔城里还有一座博物馆,是由当地大学维持着。馆里陈列着一些历史和地理。历史内容主要就是挖煤开矿,当初的环境还是很恶劣的,是在矮矮的矿道里趴着躺着,手工开挖,估计和今天的黑煤窑差不多吧。地理内容也是相对单调,因为这么个极端环境,生物多样性就很有限了。据说能常年在此生活的动物只有几种,北极熊、北极狐、蓝鲸、长胡须海象,其他多为迁徙动物,夏天来转转,漫长的、黑夜的冬季全撤了。早期在这里生活的人主要是猎手,靠打北极狐取毛皮为生。因为狐皮若被枪打坏了就不值钱了,所以主要靠各种圈套(traps)逮整个儿的,博物馆里展览了一些逮狐狸的陷阱。都说狐狸狡猾,看来这些猎手是更加狡猾狡猾地。
出发前培训注意事项
见过手机吗?
猎白狐
逮狐狸机关
当年矿工
北极星号
中午时分,开始登船,北极星号(MS Nordstjernen)。分配好船舱后就是集体活动,大家来到邮轮活动室,先是介绍这趟航程以及导游。船上游客分为若干组,以语言划界,有英语组,有挪威语组,还有瑞典语组,至于其他语言的,只好看着办吧,想入哪组就入哪组。导游是一帮很有活力的年轻人,男女参半,国籍也是五花八门,有波兰、德国、挪威、瑞典等,各自介绍一番,说说自己如何来到这北极星号的历史渊源。为首的是个德国姑娘,结结实实,一副好身板,似乎随时准备和北极熊斗一把。其他男女也是运动身材,估计这儿的导游天生都是运动好手。
船在群岛峡湾里航行时极为平稳,但出了海还是有些摇摆。这是一艘上世纪50年代由德国人造的交通船,跑欧洲最北的一条航线。后来航空业起来,没什么人靠轮船出门了,就改造成邮轮,不大,70几个舱位,可乘100多游客,所有舱位都在甲板之下,靠外舱室有一个不大的玄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双人间的舱位是上下铺,高度有限。船上设备大都不是现代豪华邮轮的标配,所以船公司广告说是“体验传统的豪华邮轮,坐在博物馆的古董里游北极”,没吹牛,是很传统,因为老掉牙,所以也很古董,不过北极游的主要目的不是体会邮轮的舒适豪华,所以无离头感觉也还不错。
北极星号
登船
起航
巴伦支堡
船行不久,来到一个小城,巴伦支堡 (Barentsburg),原来是苏联人的地盘,上世纪30年代开始采矿,当时是全套行头都建起来了,除了挖煤机械,其他如医院、托儿所、剧院、运动场、酒店样样俱全,甚至还有克格勃总部和苏联领馆,最突出的是列宁塑像,如今仍旧屹立,成了一大景点。巴伦支堡唯一的矿业是煤,而且是发热量不高的煤,一年十万吨,三万吨自用,其他运出,生意上来说估计没啥搞头,但如今的俄罗斯是绝对不会放弃这块通北极的要地。当年最鼎盛时期曾有1500人常驻,如今还有约500人,轮番驻守。现如今的岛民又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旅游。每天从朗伊尔出来的邮轮几乎都会在此停留,感受一下当年苏联的情景,所以成立了专门的剧团,还有自己制作的手工制品,掏游客的口袋,据说比挖煤上算多了。民俗剧团演出的基本是俄罗斯歌舞,其实好坏无所谓,大家要得就是入乡随俗的感觉。但客观说来,演出水平还行,起码让没去过俄罗斯的游客觉得是很地道的俄罗斯。
列宁像
巴伦支堡港口
老领馆
巴伦支四姐妹
俄罗斯舞
还是俄罗斯舞
演出结束后
中、美、英、俄合影
离开巴伦支堡,已是晚饭时间,因为目前正是极昼季节,没有日夜之分,永远感觉是白天,随时可以上甲板活动。不过一日三餐还是要根据时间来的,早餐、中餐自助,晚餐给提供服务,这一天赶上石杰生日,还变出一个蛋糕。
船上餐厅
生日蛋糕
吃完蛋糕甜点后,正在到处溜达,船上喇叭广播说有第二道甜点出现,原来是远处岸边看到了北极熊,全船人一下子沸腾起来,全涌到甲板上。北极的动物大多是小部队活动,三三两两,甚至独处,不像非洲草原上的食草动物,成群结队,游客不用费劲就能找到。大家费很大劲往岸上看,斑斑点点,看不出哪有北极熊。慢慢地才发现了一个白色的移动小点,确定是一头北极熊,慢慢地一个白点变成了两个,原来是两只熊,一大一小,估计是母子,也许是母女。紧着拍照,但因为太远,且没有专门长焦镜头,只好对着大致方位瞎拍。赶巧了,能拍出个熊样,但多数是没个熊样。即便如此,也算运气,据导游说,他们常走这条航线,但不是每次能看到北极熊的,我们这次第一天就看到北极熊,还是一大一小,偷着乐吧。
北极熊的生命力很顽强,也很独特,特别是怀了孕的母熊,整个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要让自己体重增加一倍以上,所以拼命找食物,逮着什么吃什么,当然最爱是海豹。如果体重不能增加一倍,则自然流产,因为在冬天里,母熊生下baby后,连续近4个月不吃东西,还要哺乳小家伙,全靠消耗体内储能,没有足够的脂肪,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远见两个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