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2024-5-22,周三,晴,撒马尔罕(Samarkand)
古尔-埃米尔陵
一早来到一个地方,看着像个城堡,原来是埋葬帖木儿大帝一家的陵墓群,被称作古尔-埃米尔陵。其实这座陵墓最早不是为帖木儿修的,而是为他的早逝的孙子穆罕穆德-苏丹建的。帖木儿给自己建的墓在他的家乡竭石,离撒马尔罕约80公里,是在一片大山里。但因为帖木儿死得突然,又逢冬天,大雪封山,而穆斯林有个死后速葬的习俗,最后只好埋在了这座陵墓里。但从此这里也成了帖木儿的家族墓群,埋了不少亲戚。
对我们来说,古尔-埃米尔陵外表看上去就像一座普通的清真寺,若没人介绍,看一眼就带过了,不过细看之下,还是很有点气势。但让无离头留下印象的不是建筑如何宏伟,而是埋葬的方式。在主陵墓内,一共有7-8个棺,除了帖木儿本人,还有两个儿子和若干个孙子,更有一个外人,还被埋在很显眼的C位,巴布尔说是个“导师”。听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琢磨了好一会,猜想可能是类似中国的“国师”或“太子太傅”之类吧。但在中国的规矩里,这外边请来的师傅,即便本事再大,也没法埋到皇陵里去啊!
帖木儿王陵内宫
外景
您是帖木儿后代吗?
埃米尔-帖木儿(Amir Temur)
来到撒马尔罕,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和埃米尔-帖木儿相关,可见其影响力。其实埃米尔本不是帖木儿名字的一部分,而是个官名或军阶。原来帖木儿的起家某种程度上靠了蒙古的“黄金家族”,算个驸马,不是根正苗红,没法称“汗”,就自个儿封了个“埃米尔”,比汗低一个等级,当然也说明这份功劳不是靠血缘带来的,而是自己打出来的。
埃米尔-帖木儿在中亚一带是个神一样的存在。他所建立的帝国,疆界到底多大,没个准数,有说5-600平方公里的,也有说更大的。如此一个旷世英雄,关于他本人的传说当然少不了,有说他相貌堂堂,也有说他是个瘸子,因为他的外号就是“瘸子帖木儿”,因为当年没有照相,谁也不知真假。后来,前苏联出了个能人,大概属于法医专业,能根据人头骨复原生前相貌。于是在1941年,斯大林让苏联科学家和这位法医一起去把铁木儿陵墓给打开了,发现帖木儿的确是个瘸子,而且一条胳膊也不行了,最关键的是头骨完整,所以绘出了帖木儿的样子,还真相貌堂堂,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帖木儿像,不是凭空胡嘞嘞出来的,人家是有科学依据。
帖木儿头骨复原像
埃米尔 - 帖木儿
其实这次开棺一个更大的传奇是关于“帖木儿咒语”。据说帖木儿临死前为了防止盗墓贼作祟,赌咒说:谁若将我的棺木打开,天打五雷轰,这世界必不得安宁!所以几百年来也没人敢动。可斯大林和当时的苏联不信邪啊,硬是给开了。大家想想,这1941是什么年代,二战风云哪!没几天,希特勒德国就开进了苏联,一副惨烈。后来还有说法,苏联悄悄地又把陵墓给填了,二战也就消停了。此事不知真假。
乌鲁伯格天文台(Ulugh Beg Observatory)
下一个景点是乌鲁伯格天文台。乌鲁伯格是帖木儿的孙子,也是帖木儿帝国的继承人,但他更多兴趣好像是当科学家,尤其热心天文学。在十五世纪时,曾主持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天文观象台,号称当时世界最牛。后来他被谋杀,天文台也被毁,遗址从此下落不明。直到1908年,一个俄国考古学家,根据一本16世纪的文献,居然把遗址给找着了,就是今天我们所在的地方。遗址内还留有一座观测天象的象限仪,半径达到40米,可算是巨型仪器了。如今这位发现遗址的俄国考古学家的陵墓,就修在象限仪边上。
乌鲁伯格雕像
象限仪实景
象限仪记录
俄国考古学家陵墓
乌鲁伯格是个多才多艺的统治者,不仅是个天文学家,还是数学家,哲学家,诗人。但大概在宫廷权术上差点劲,登上大位只两年就被自己儿子给谋杀了。呜呼!不过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对他还是很认可的,这大概和当地尊重有学问人的风气有关。
帖木儿家乡
下午出城,去往萨赫里萨布兹,是帖木儿的出生地,当年属于西察合台汗国的地界,称为竭石城。从撒马尔罕到竭石城要走山路,道路有点荒凉,中间经过几个农贸摊贩市场,卖些当地农产品,至今仍旧像个不发达地区,不知当年的帖木儿大帝如何从这里崛起,也难怪大雪封山后帖木儿的灵柩无法运回。
途中农贸市场
车行约两个小时,来到竭石城,只见一片非常大的伊斯兰建筑群,多为帖木儿王朝时期的遗产,当然又是宫殿,清真寺,经学院等等。还有一座陵,原本是帖木儿修得家族墓,但后来没用上。
这片遗址有许多残破建筑,远看一般,走近了才能体会它的辉煌。这里的遗址修复保存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许多毁坏的地方仍旧保持断壁残垣的状态,有一种苍凉感。建筑的核心是一座巨型拱门,但拱顶已经被毁,如今只有一些残迹,让人遐想。
失去拱顶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