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路,因为接下去要看的内容多和历史有关,京生在车上先普及了一通阿尔及利亚历史,让大家恶补一下。
现今的阿尔及利亚这块地方,最早的居民是帕帕尔人,大概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了,当然那时没什么记载。后来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地中海的迦太基人兴起,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而且喜欢做买卖,搞海运,沿着地中海,一路修港口和贸易货栈,包括如今的阿尔及尔。再后来,罗马帝国威风雄起,经过持续100多年的三次布匿战争,把迦太基人干掉了。整个地中海沿岸,从北岸的南欧,到南岸的北非,几乎全部划入囊中。罗马后来分裂成东西两大块,阿尔及利亚又变成东罗马,既拜占庭的一部分。之后又有阿拉伯人征服北非,统治了约900年。到了16世纪,奥斯曼帝国又起来了,在地中海经营海盗生意,把阿尔及尔变成了一个海盗基地。之后到了19世纪的1830年,法国人入侵阿尔及利亚,开始了持续130多年的殖民统治。一直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最终成了一个独立国家,后来又变成了非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历史变迁,各个时期似乎都留下了一些遗产,但无离头觉得其中三个对今天影响较深。一是古罗马,留下宏伟的古城遗址;二是阿拉伯,留下穆斯林文化;三是法国,留下现代城市。
今天要去的提帕萨,就曾经是一座罗马古城,如今被UNESCO封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这几年看过太多古罗马遗址,且多经UNESCO加封,但其核心内容,基本离不开露天剧场及公共澡堂之类,不用目睹也能想象出来,因此没抱太高期望。据京生说法,在安排出行攻略时,这一景点差些就给毙了。但因为途中有一座古墓,是著名的“埃及艳后”的女儿的“公主坟”。就冲着着“埃及艳后”的名头,无论如何也要跑一趟啊。
UNESCO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提帕萨的“一港一路”计划
提帕萨在阿尔及尔的东边,我们的车贴着地中海自西向东开行,路途虽不远,但要经过几个省界,每个省的风土地貌皆不相同,甘努一路介绍各地特点,一面说些未曾考证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宏伟计划,大概可称为阿尔及利亚版的“一港一路”。
原来提帕萨是个非常好的深水港湾,阿尔及利亚政府若干年前提出一个宏伟计划,要在此处建立一个超级码头,然后修一条从这里出发,自北向南穿越整个非洲大陆的高速路,这样从欧洲经地中海到非洲的货物都可在提帕萨转运,然后再到非洲各地,如同美洲大陆的“泛美高速”,这里可以是个“泛非高速”。这方案据说提了好几年了,好像还和中国的建筑公司有些初步建造协议,但遭到法国和美国的捣乱,一直也没落实。
提帕萨游艇港
车到提帕萨,先是参观当地一个历史博物馆,内容多为古罗马遗迹,还有不少巨大而又精美的马赛克壁画,由附近考古得来,大家匆匆看了几眼。博物馆紧邻地中海,门外景色不错,还有一片广场,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大家瞎猜一通,到了也没弄明白是什么树。回来后用Kimi查了一下,好像是叫“龙血树”,耐旱。
罗马遗迹
什么神?
马赛克壁画和雕塑
维纳斯
壁画
庭院古董
龙血树
龙血树下
海边广场
广场喷泉
参观完博物馆,已是午餐时间,来到一家海鲜餐厅,新鲜的海货任意挑选。可惜这里的餐饮粗放,除了烧烤,其他做法基本不会。
海鲜烧烤
地中海海鲜
海鲜做得不咋地
提帕萨古城遗址
午餐之后进入正题,参观提帕萨城,如今早已废弃,只有一片遗址。古城修在临海沙滩边,面对地中海,有大量的“海景房”建在海边悬崖上。看来古人的审美观和今人类似,海边的住房都修得豪气。
海景房遗迹
树门
京生、石洁
无离头、不识数、京生
城墙上
遗址
古城歇脚
可能因为是周末的缘故,提帕萨遗址游人甚多,其中许多学生模样的,似乎在结伴郊游。此地穆斯林似乎较为开放,女孩们不仅露出整张脸,见着我们这些东方面孔,还主动上来要求合照。
交流
合影
这一路上的感受,阿尔及利亚人对中国人很友好,处处有人对我们打招呼,还用不知从何处学来的中国话,配着一个笑脸对我们说一句“你好”,很有点40年前在中国见着西方外国人的感觉。据说中国的电视剧在阿尔及利亚年轻人中风靡,所以人人以会说几句中国话为荣,看来这文化输出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中阿友好
“埃及艳后”和公主坟
离开提帕萨古城遗址,来到一座规模相当的陵园,由巨型石块建成,远看有点像埃及金字塔,原来是“埃及艳后”女儿克力奥帕特拉·塞勒涅二世的陵墓。
“埃及艳后”的传说极多,有说她极其貌美,也有说她其实很丑,但从她和两位古罗马权势人物凯撒和安东尼之间的关系来看,她的貌美应该不是问题。话扯远了,还是回到眼前的“公主坟”上。据说“埃及艳后”本人从未到过阿尔及利亚这块地方,但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当年的毛里塔尼亚国王朱巴二世,而当年的毛里塔尼亚包括今天的阿尔及利亚。这位朱巴二世身世挺复杂,是被罗马皇帝凯撒安排来当国王的,任职五十年,据说颇有建树,死后也葬在这座“公主坟”里。其实这座陵园真实名称是“毛里塔尼亚皇家陵墓(Royal Mausoleum of Mauretania)”,但这毛里塔尼亚国王的名声到底盖不过埃及艳后,因此大家只认“公主坟”。
公主坟规模很大,四面各有一个入口,但那都是假的,骗骗盗墓贼。真实地道口在一个假门之下,曾经被发掘,如今又封上了。
假门之一
此时已是夕阳时分,不知何处飞来几片乌云,阳光从缝中射下,投到坟上,一片古意盎然。
夕阳
当晚回到阿尔及尔,准备明天的长途旅行。
第六天,2025-4-20,周日,多云,阿尔及尔– 贝尼哈迈德古堡 – 塞提夫
今天的目的地是塞提夫城,途中要绕道去一个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贝尼哈迈德古堡。
贝尼哈迈德古堡
由于路途较远,一早离开阿尔及尔。车在山路上盘旋了几个小时,越走越荒凉,最后终于停在了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地方,甘努说是到古堡了。
下车一看,只有一座瘦瘦高高的宣礼塔矗立路边,宣礼塔的前方似乎有些建筑遗迹,但完全看不出一个城堡的轮廓。跑了这么远的路,来看这么个不起眼的遗址,大家不免有些失望,同时怀疑是否旅行社情报有误,这里是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吗?附近也没个标志!正当大家怀疑之时,甘努找了个当地老头儿向导来解说。原来这里是阿拉伯人进入北非时的重要据点之一,后来又成了哈迈德王朝的首都。城堡附近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当年还曾经商旅繁华,并且有着北非最大的清真寺,所以是个战略要地和经济重镇。可惜如今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老向导指着空荡荡的山坡说着想象中的都城,这儿是城墙,那儿是王宫,不一而足。大家用狐疑的眼光,半信不信地听着。不过经最后确认,这里的确是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于是大家心理平衡了一点。不过如果要对将来的旅游者提些建议,无离头感觉专门跑一趟不是太值得,除非是专业的阿拉伯文化历史研究者。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贝尼哈迈德遗址
离开贝尼哈迈德,车直奔塞提夫,到达时已是傍晚,直接去酒店了。今天一天基本在路上,除了上午的贝尼哈迈德古堡,无事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