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2024-2-19,周一,晴,越南胡志明市 - 泰国清迈
一早从胡志明市飞泰国清迈,在机场会合从上海过来的德威。这次出行的几人大多来过泰国,但多数没到过清迈府。无离头也一样,曾在几年前到过曼谷,匆匆待了一天,所以这次来泰国,既可算是重游,也是“新游”。
清迈在泰国北部,离中国云南不远,是泰国一个古都,最早的兰纳王朝发源于此,至今的古城也就是当年的王城。
这里的特点是佛寺多,中饭后就去了清迈一座古寺 – 帕辛寺,说是清迈最早,等级最高的佛寺之一。百度了一把,没弄清楚这佛寺的等级是怎么排的,留着以后研究吧。
帕辛寺山门
帕辛寺在半山上,进来后只见金光一片,所有建筑上都贴了一层金,强烈的阳光下,让人眼花缭乱。最耀眼的是中间一座金塔,正在维修,连脚手架都包了金色。四面观察了一下,发现泰国佛寺的格局不同于中国的寺庙。中国的佛爷大多供在殿堂内,四合院式的建筑里,朝南的正屋往往叫做“大雄宝殿”,那是最大佛爷住的地方。但泰国的佛寺里,室内室外都供着佛爷,当然大多是石头雕的,能经风雨。查了一下泰国佛爷的派系,原来是小乘,讲究个人修行,哪都行,而中国佛教多是大乘,讲究普度众生,得要个大点儿的地方供大家同舟共济。
金塔
室外修行佛爷
帕辛寺也有一个正殿,很大,中间供了几位大佛,不少游客闭目合十跪拜,各自求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殿外有块牌子,说想祈福可围着主殿顺时针转三圈,于是每人紧着走了三圈。
佛
寺内还有一块地方,供着国王画像,大概是因为泰王室和佛家关系密切的缘故。泰国是全民信教,所有男人一生至少出家一次,短则三五天,多则几十年甚至终身。按说是个佛系国家,人人清心寡欲。但外面听说的泰国,又偏偏是一个人妖出没,色情泛滥的极端,与佛教信仰似乎大相径庭。不过也许是咱们不理解佛教的真谛,没搞明白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
国王像
许愿
来到后院,发现寺庙所在位置很好,可以俯视清迈老城。这时天空飘着一层淡淡的雾霭,远远看去,一派祥和,有点佛系国家意思。
俯瞰清迈府
泰餐
晚上来到一家泰餐馆,德威事先安排,请来了一位朋友,其实与不识数、芳玉等也都相熟。于是大家品着正宗泰餐,把酒言欢。
泰餐馆
第八天,2024-2-20,周二,晴,清迈 - 清莱
今天的目标是清莱府,一早先来到清迈郊外一住宅小区。德威在这里有栋房子,尚未住人。德威的朋友也住同一小区,顺道拜访。小区风格类似美国郊外社区,旷达开阔,家中窗台望出去,一片绿色稻田,郊野风光扑面。清迈的气候宜人,不少华人在此定居,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好像就是说的这里。
之后就向清莱出发。青莱在清迈西边约100多公里,和缅甸及老挝接壤,是个山区,车行约3小时。
白庙灵光寺
到后直接去一景点,灵光寺,一座很特别的,全部银白的寺庙,俗称白庙。说是寺庙,其实不是太确切,因为里面既没有主持,也没有其他和尚,甚至连个扫地僧都没有,但建筑的初衷和实际功能,又的确是个庙。原来这是泰国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的名字叫察棱,但还有个中国名字,许龙才,祖上也的确是中国人。
白庙从里到外都很艺术,远远看去,一片银光闪闪,入口处两条巨型银龙盘在一座纯白“奈何桥”上,不论香客还是游客,上了桥后不宜回头。近前细看,寺庙的每一部件都由无数小玻璃镜片构成,设计巧妙,做工繁复,据说是艺术家凭着一己之力完成的。当然也接受信徒捐款,但为了保持白庙的独立性,每一施主只能捐非常少的一个额度,所以也就没有”功德碑“之类的记录。许龙才大概是个佛画艺术家,作品在世界上很受欢迎,白庙内有一个展厅,里面全是他的作品,很有特点。
白庙
奈何桥
细部
祈愿树下
蓝天下的艺术精品
群雕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蓝庙
刚离开“白庙“,接着来到另一片佛寺 – 蓝庙,清莱的庙宇似乎都以色彩来做文章。导游说,这座蓝庙是出自”白庙“艺术家许龙才的徒弟之手,原来如此。
蓝庙也很精致,庙堂内外有许多雕塑和绘画,皆以蓝色为主调,内容大概是讲述各种泰国佛教故事。
蓝庙佛祖与护法
飞龙
大玉佛
殿堂内
虔诚
黑庙
离开“蓝庙”,导游说接下去是看一座“黑庙”,于是琢磨着莫非是许龙才又一个徒弟的杰作。但到后一看,“黑庙”完全不是庙,而是一座私人博览馆,里面是泰国传统建筑的集大成,藏品多是各地收集来的“原件”。
博物馆的核心是一座泰国民居,巨大,全木,里面收藏了大量手工家具和皮件等。一张巨大蟒蛇皮平铺在一个长条桌上,四面是几把杀气腾腾的牛角椅,让人想起当年“威虎厅”的做派。
“黑庙”
仙风道骨的黑庙主人
鳄鱼皮具
罗萨椅,天王盖地虎!
打锣
门外
金鸡
守护神
清莱的主要内容就是这白、蓝、黑三座似庙非庙的景点。很特别,很艺术,设计者很有想象力,但没什么历史。
Lalitta Café
去酒店的路上,车停在一个热闹处,是家网红Café。进去后发现原来是个喷泉花园,山石流水,繁花遍地,一座吊脚楼式咖啡屋隐在绿树丛中。上楼品一杯咖啡,味道不记得了,但环境很有特点。
Lalitta Cafe 花园瀑布
咖啡楼外
湄公河畔
晚餐在湄公河畔一家浮动码头餐厅。伴着缓缓的河流,看夕阳西下。要了一扎生啤,半人高的酒器点缀出几分豪气。
湄公河畔酒家
畅饮
湄公河清莱段
餐后来到酒店,也是傍着湄公河。沿岸信步缓行,彩灯沿途。月光辉映下,一座四角亭风景正好,芳玉于是亮嗓一段“碧玉簪”,珠圆玉润。老白也放开喉咙,起头一句“沙家浜 - 智斗”,豪气!
四角楼里唱“智斗”
第九天,2024-2-21,周三,晴,清莱 – 金三角
晨起,出发。目标是泰缅边境民俗村,主要看点是“长脖女”。
曾在各种介绍中看到过“长脖女”内容,不明所以。待到实地,原来是当地女孩从小戴高颈项圈,逐渐加码,脖子愈戴愈长,其实是把锁骨压变形了,有点目不忍睹。说起原委,导游说有两种。一是历史上该民族就以长脖为美,引得女子竞相效仿;二是说当地山高林茂,猛兽出没,常有女子被袭,而猛兽多撕咬喉咙,所以戴脖套保护,天长日久,逐渐演化成一种装饰,且长度越来越夸张,最终成今日所见。无离头判断,“审美”的驱动力可能更大一些,当然今天旅游发达,猎奇风起,经济的作用更是推波助澜。
长脖风俗
“民俗村”还有其他一些展示,主要是手工织布。说到传统织布方法,其实世界各地大同小异,无非是先纺线,再用经纬编织。只是这里的纺织工多为戴着金项圈的少女,眉清目秀,手脚麻利,据导游说,泰国这边其实已经不太有这种长脖子风俗,更多是从缅甸过来的。
戴项圈的织布少女
民俗村内
金三角
今天日程较宽松,导游告诉说此地离著名的“金三角”不远,问是否有兴趣一游。对于有点年纪的中国人,基本都听说过“金三角”。印象中是个毒品泛滥,黑帮逞强的地界,所以第一反应就是问导游是否安全。回答当然是没问题,一切包在他身上。
我们的导游是个华裔汉子,姓马,年纪有一些了,自称是当年“远征军”后代,跟着父辈留在了泰国。如此算来,还是抗日军人的后裔,不禁肃然起敬。但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在”金三角“留下来的国军,更多应该是解放战争后期被共军打败的残部,这和”远征军“好像不是一回事。但到底是什么部队,马导也说不清楚,就不问了。不过一致同意向”金三角“出发,心底下还揣着几分莫名的兴奋。
马导忆说“金山角”
很快来到泰缅老边境一座小镇,挺热闹,马导说这里就是金三角核心区,当年的鸦片买卖主要在这一带,著名毒枭“坤沙”,以及后来的《湄公河惨案》主谋“诺康”也是在此扬名。
“鸦片屋”博物馆
金三角
大家先是来到一家鸦片博览馆,了解整个鸦片生产和使用过程。鸦片是从植物“罂粟”中提取,其实手续蛮复杂,先要把成熟的罂粟果用刀割出道道,让罂粟汁流出收集,然后经过烧煮发酵,变成熟鸦片,再后来就是熟知的“瘾君子”躺在鸦片馆里吞云吐雾的镜头了。博览馆中还展示了各种花样的烟枪,从高级的金、银、象牙制作,到普通的铜、铁,木头等,应有尽有。
罂粟花
瘾君子
鸦片买卖工具
园中罂粟
以前一直以为鸦片吸食是中国人专利,到晚清才出现。其实不然,最早的鸦片完全是舶来品,几千年前就在两河流域及地中海地区出现,从野生到种植,慢慢传遍了世界。不过多数国人对“鸦片”二字的记忆,还是因为“鸦片战争”。
据马导说,在“金三角”地区,罂粟的种植曾经很普遍,他们家就种过,所以对于鸦片的生产和买卖,他再熟悉不过了。其实当年国军在“金三角”的残部,为了生存,什么生意都做,马导的父亲因为是国军的一个军械员,熟悉枪炮,所以在越战期间,少年马导就在附近收集各种残旧枪械,拿回家来由他父亲加工修理,然后再卖给当地村民或毒枭,为此马导还被警局抓进了号子,蹲了一个多月。如今讲起来,还挺自豪。
说着走着,来到泰老缅的边界,湄公河。河上有些小艇揽客巡河,于是上船。从船上可见对岸的老挝新起大片建筑群,多为酒店赌场,似乎正在打造一个娱乐小城。马导说是由一个中国东北的华裔承包,目前已成规模。
泰老缅三国隔河相望
界河游览
边界
界河边,对岸建筑群为老挝开发区
清迈古城
下午由清莱回到清迈,已是掌灯时分,直奔古城。清迈古城建于13世纪,方方正正,约四平方公里,曾是兰纳王朝的宫殿,如今已是清迈旅游第一网红点。进城走走,路边各种老式建筑排列,印象中多为寺庙,再就是旅店和商店,里面多经营泰国服饰等旅游产品。
清迈古城门
清迈古城夜色
路旁寺庙
三王雕像
清迈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泰北王国首府,因此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传说故事。所谓泰北王国,前后有过几个朝代,而清迈古城的建立,是在13世纪的兰纳王朝时期。其实那时有很多小朝廷,各自为政,所以要建一个共同的王城很难。最后大概是三个有实力且开明的邦王一起开会,一致同意在清迈建立王宫,从而成就了今天的清迈古城。而这三个王也就被后人看作是清迈开山鼻祖,世代受拜。我们今天到的地方,有一组三王雕像,每日有人供上祭品。无离头回来后百度了一下,这三王分别是兰纳王国的孟莱王(King Mangrai),帕尧王国的南孟王(King Ngam Muang),以及素可泰王国的兰甘亨大帝(King Ram Khamhaeng)。至于这三王的其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没仔细了解。
三王纪念广场
看过三王广场,就直奔机场,飞曼谷转老挝琅勃拉邦。